首页 > 灵异 > 《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作者:不言归 > 第325章

第325章 第3页

目录
    。

    我不?信他们的上位者都如此清廉正直,一心为团体着想。

    从中稍微挑拨离间一下,或许有?奇效。

    ”林雪朝半夏挥挥手?,一手?撑着窗台便从窗口处翻了出去,“帮我跟方大叔说一声?,今日不?回来吃了。

    ” “谁管你回不?回来吃?你当我们这是客栈啊!”半夏嫌弃道,然而林雪已经跑远了。

    这些天里,四?人?各有?各的事?务要忙,但因为吕川军的关系,原本性格不?怎么合得来的三位奉剑者候补都变得亲近了不?少。

    虽说彼此思想理念还存在?着不?小的差异,但他们已经找到了求同存异、平和共处的方法。

    就算是半夏这种?习惯孤军奋战、不?管放在?哪里都称得上是刺头的存在?,偶尔也会觉得,能有?几位并?肩作战的队友好像也不?赖。

     短短十天过去了,半夏等人?在?推进事?情进展的同时也不?忘完成掌教的考校。

    他们走街串巷,四?处查访,整理归纳白?玉京的种?种?事?务,或是查漏补缺,或是分析利弊因果。

    半夏擅长权衡人?心纠纷,云迟迟能注意到别人?不?会注意到的细节,方衡则颇具大局观与远见。

     三人?凑在?一起交流情报时总是免不?了争吵,但吵完整理一番思绪,都能发现纰漏以及自身不?足的地?方。

     偶尔他们交流情报时,林雪也会插两句嘴。

    用方衡的话来说,林雪就是“心性不?坏,但剑走偏锋”的典范。

    林雪处世的本心与最终导向的结果是好的,但他时常不?按规矩办事?,能框定他的只有?他心中的正义感。

    半夏和林雪一样是不?走寻常路的人?,但她虽然心机深沉,人?却习惯在?规矩内办事?。

    两人?行事?作风南辕北辙,和而不?同,也无?怪乎凑到一起时总会拌嘴了。

     吕川军试图从外部?腐蚀渗透白?玉京,僭越侵夺道君的权威。

    对?此,半夏提出的“釜底抽薪”便是反行其道,从被吕川军控制的平民百姓入手?,彻底从根源上断绝对?方借百姓作恶的可能;而林雪提出的“暗度陈仓”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林雪的意思是他会从外界入手?,策反村民的同时通过白?玉京为受困的镇民们提供援助与兵器。

     林雪和半夏的想法都一样,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

    要想杜绝这种?恶行,就必须让罪魁祸首自食其果才?行。

     半夏的授课看似只是识字,实际上她在?寓教于乐的同时也塞了许多私货进去。

    有?方衡作为门面,他们很轻易地?便得到了百姓们的信赖,再加上有?半夏在?前头扮恶人?嘴脸,方衡在?为众人?授课时,每一句话都会被奉为圭臬。

    半个月试行下来,效果可谓显著。

     半夏在?王堂主那边的说法都是这些人?不?堪教化,给不?出像样的反馈。

    但实际上,这一滩浑水已经被搅得暗潮汹涌,只待有?朝一日择人?而噬了。

     一月之期渐渐临近,半夏知道方衡这段时间一直在?起草将要上交给掌教的文书。

    他思考了许多针对?类似吕川军事?件的策略,其中便包括扫盲班应该大规模普及,而非让入梦者自行选择修学的技艺;严厉规范官方钱庄,登记外来者信息,把控银钱流动的方向以及交易的明细……方衡想了很多,斟酌了很多,但他心中也有?疑虑。

    白?玉京本就是一个绝对?中立、包容众生万象的存在?。

    方衡不?知道自己以治国之策规划白?玉京的想法是否正确,毕竟这很可能会影响白?玉京“自由”的风气。

     而云迟迟则起草了许多民众向官方求助的渠道建设提议,以及针对?各种?恶性事?件的处置方式。

    云迟迟和方衡、半夏不?同,她是三人?中唯一一个在?上清界长大、从小接受道门熏陶的仙门弟子。

    所以,她看到的不?是白?玉京这座庞然大物?的运行秩序,她看到的是弱小者的无?奈,无?法发声?之人?的悲哀。

     云迟迟和方衡都是有?耐心的人?,他们有?道门弟子特?有?的宁静澹泊。

    他们愿意等待世人?清醒,愿意守望他们逐渐站起。

    为此,他们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与无?数的心力。

     但半夏不?同,半夏没有?太多耐心。

    说她是雷厉风行也好,急于求成也罢,还有?半个月,她想要看到成果。

    她绝不?乐意这一桩破事?书于案宗之上,污浊了道君的耳目。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