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四百二十七章 超级战舰(二)

第四百二十七章 超级战舰(二) 第2页

目录
    这样只需要有3座主炮塔就可以获得比原定的4座双联装主炮塔更强的火力,更重要的是,兴登堡级战列舰因此不再需要像历史上那样加长舰体,相对粗短的舰型不但提高了侧弦炮击时的稳定性和恶劣海况下的适航性,更大大节省了设计排水量,或者说是提高了设计排水量的利用率,而这又意味着成本的降低、建造的加快,对于随时可能卷入全面战争的德国来说,意义怎么高估也不为过...... 不过要说更大的改变,还得说是全面防护理念的彻底扬弃,在胡卫东的多次劝说下,德国的设计师们终于下定决心,根据重点防护的思想对原定方案中的装甲布置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一些相对次要(注1)的部位装甲厚度被减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甚至放弃装甲防护而完全依赖于损管系统(注2)。

    这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关键部位的防护力,另一方面则又省出了大量载重(其实新型装甲钢的应用贡献更大),而令兴登堡级战列舰大量加装防空武器成为可能。

     但其更大的影响还在于重点部位防护能力的大幅提高,使得新型装甲钢的作用最大化。

    与主炮塔装甲薄弱的俾斯麦级战列舰(改装以前)相反,兴登堡级主炮塔的装甲防护强大得简直匪夷所思,哪怕是历史上拥有460mm主炮的日本大和级战列舰,也得将距离拉近到1万米内才有造成实质性损害的可能,而其正面装甲更是恐怖,哪怕是460mm巨炮抵在上面开火,一发也别想打穿(之所以标准定这么高,是考虑到装甲被反复击中后会因为疲劳效应导致强度下降。

    )。

    更可怕的是,如此强悍的防御能力,厚度却相当地薄,其中正面装甲只有360mm(因为新型装甲钢的使用,抗击穿能力不逊于1080mm厚度的日本装甲钢、900mm厚度的美国装甲钢或者720mm厚度的英国装甲钢......),不但远不如大和级战列舰的650mm,甚至连依阿华级战列舰的495mm都不如。

    硬和轻这两个原本相互矛盾的指标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