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四百三十五章 南昌级巡洋舰(下)

第四百三十五章 南昌级巡洋舰(下) 第2页

目录
    ,胡卫东也没有过多地坚持,但在中国自己的军舰上,他还是始终要求将雷达作为火控系统的基础,以他的估计,照中国雷达技术的发展速度,在一年之内,舰载雷达就可以完全取代光学仪器的作用,只有需要极高反应速度的小口径高射炮除外。

    这样一来,水上飞机的存在就明显是弊大于利,遭到撤除是必然的,不过胡卫东受此触动,却又萌生出了研制舰载直升机的念头,舰载直升机不需要危险的火药弹射器,自身载油量也少、即便被敌人击毁也不会引起严重后果,而且目标更小而不易被敌人发现,在军舰上占用的空间和载重也比水上飞机小得多,此外舰载直升机还符合战后海军发展的潮流,因此这倒是可以考虑一下的...... 只是直升机研制的难度远比胡卫东想象的要困难许多,事实上早在当初他第一次从国外引进人才的时候,就已经将历史上直升飞机(准确地说,是有实用价值的直升飞机。

    )的发明者——俄裔美国工程师伊戈尔.伊万诺维奇.西科斯基带到了中国,并专门拨款供其进行直升机的研制工作,但是由于中国工业基础的薄弱,这两年来并没有取得太大的突破,以致于胡卫东一度甚至担心直升机的发明会因为自己的干预而比历史上延后。

    好在与德国开展全面合作之后,不但中国的工业基础厚实了许多,更从德国引进了虽然走错了路但对直升机研制颇具参考价值的旋翼机技术,从而极大地加快了直升机的研制进度...... 1939年4月,西科斯基的研究小组终于成功地制造出了第一架具有实用价值的直升飞机vs-300,并在其后的一年之中连续取得多次重大突破,最终于1940年底,第一款定型的直升机“直-1”投入批量生产。

    “直-1”是双座直升机,最大起飞重量超过1200千克,巡航速度达到了115千米/小时,航程超过360千米,实用升限超过2000米。

    “直-1”可以搭载1名驾驶员和1名观察员。

    如果只带那名驾驶员,它还可以挂载1枚深水炸弹,从军舰上起飞执行反潜任务。

    看起来这款直升机似乎不错,但此时还不成熟的旋翼动力却使得“直-1”的可靠性一直深受诟病,而中国飞行员的珍贵更是限制了它的应用。

    直到后来使用燃气轮机的第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