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四百五十章 教育改革(下)

第四百五十章 教育改革(下) 第2页

目录
    基于当时的国情,这样做是值得的。

    ),但从高中/小中专一级开始,学校数量与招生人数较之小学初中大幅减少,平均每5个初中生里面才有一个能够考上高中或者小中专(注1),而在高中生里面更是每10个才有一个能够考上大专院校,其中考上本科的不超过5%,因此这个时空中考与高考的残酷可想而知。

     而且与历史上的后世不同,这个时空的中国学生就算考进了大学也轻松不下来,考虑到这个年代的研究生已经堪称是专家级的高级人才,因此考研难度大一点倒也可以理解,可是只有不到一半学生能够顺利毕业(注2)就实在有些夸张了,中国也因此成为了后来世界上唯一一个大学是“严进严出”的国家,甚至即使在几十年后,由于高中入学率的飞速增加和小中专这种特殊学校的消失,大学生中不能毕业的依然十分普遍...... 不过,有付出就有回报,且不说大学生毕业之后前途一片光明,甚至在上大学期间,也可以领到国家发放的补贴,虽然数额不算很多,但节俭一点的话足以维持大学生的日常开支还绰绰有余,如果再做些勤工俭学的工作,大学期间就可以养家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胡卫东虽然来自于后世,但却是坚定支持大学毕业后国家包分配的,因为只有国家能够不在乎大学生工作经验的匮乏、并有足够的耐心等其历练成长。

    而后世的那些外企、私企乃至乡镇企业却更在乎眼前利益(不在乎也不行,国家不包分配的一个结果就是跳槽也容易了,大家都不想为别人做嫁衣,因此就普遍都更喜欢现成的人才了,因此大学毕业生、尤其是理工科毕业包分配制度的取消不是一个错误,而是两个错误。

    ),招人时动辄要求工作经验,结果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都为了就业而被迫转行,尤其是公务员这种浪费专业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