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 战略武器(上) 第2页
国军队,由于成本偏高、精度偏低的缘故,除非有了核弹头,否则远不如放近了直接炮击来得划算......
与固体火箭相比,液体火箭做大口径倒是没有太大的难度,倒是增大射程比较麻烦,不过只要持续投入人财物力和时间就行,而不像固体火箭那样存在着一段时间内无法逾越的障碍,而且领导液体火箭研制的还是戈达德这位历史上的“现代火箭之父”,因此胡卫东果断地将重点重新移回到了液体火箭上面。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固体火箭研制过程中一些顺带的科研成果、比如耐高温的金属陶瓷等特殊材料,对于液体火箭同样是有用的,这无疑为液体火箭的加速研制扫清了很多障碍,胡卫东也以此为案例告诫科研部门的那些领导干部说,“我们现在人才匮乏,财力也不足,所以科研中注重实用性是对的。
但是科技研究的成果到底有没有用,其实短时间内未必能够准确地判断出来,即使一时用不上,说不定将来却可以派上大用场,所以对于那些功利性不强的科学研究,今后也应该日益重视起来......” 对于火箭方面的研究,由于中国开始得远比德国更早,而且有胡卫东这个穿越者引导,进步也比德国人更快,因此胡卫东要求对德国方面严格保密。
不过仔细分析的话,这也是为德国好,因为如果只是要用火箭来对付美国以外的国家,历史上德国搞出来的v-2射程已经够用了(倒是精度严重不足,不过这方面因为中国有求于德国,因此技术交流颇为充分,所以德国后来的v-2乃至v-3导弹的精度比历史上高得多,尽管最关键的电子计算机技术中国一直严格保密......),而要想打到美国本土,射程需要超过7000公里(再次感慨一下美国的地理优势)才行,那样的远程弹道导弹得需要历史上50年代后半段的科技水平才可能造得出来,德国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在二战结束之前搞出来,与其在火箭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固体火箭研制过程中一些顺带的科研成果、比如耐高温的金属陶瓷等特殊材料,对于液体火箭同样是有用的,这无疑为液体火箭的加速研制扫清了很多障碍,胡卫东也以此为案例告诫科研部门的那些领导干部说,“我们现在人才匮乏,财力也不足,所以科研中注重实用性是对的。
但是科技研究的成果到底有没有用,其实短时间内未必能够准确地判断出来,即使一时用不上,说不定将来却可以派上大用场,所以对于那些功利性不强的科学研究,今后也应该日益重视起来......” 对于火箭方面的研究,由于中国开始得远比德国更早,而且有胡卫东这个穿越者引导,进步也比德国人更快,因此胡卫东要求对德国方面严格保密。
不过仔细分析的话,这也是为德国好,因为如果只是要用火箭来对付美国以外的国家,历史上德国搞出来的v-2射程已经够用了(倒是精度严重不足,不过这方面因为中国有求于德国,因此技术交流颇为充分,所以德国后来的v-2乃至v-3导弹的精度比历史上高得多,尽管最关键的电子计算机技术中国一直严格保密......),而要想打到美国本土,射程需要超过7000公里(再次感慨一下美国的地理优势)才行,那样的远程弹道导弹得需要历史上50年代后半段的科技水平才可能造得出来,德国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在二战结束之前搞出来,与其在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