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五百三十九章 苏芬战争(中)

第五百三十九章 苏芬战争(中) 第2页

目录
    苏军无论是人数还是重装备数量都远远超过芬军,因而后勤补给方面芬军明显占优。

    所以虽然对苏联的强大国力忌惮不已,但芬兰军队的总司令——传奇人物卡尔.古斯塔夫.曼纳海姆依然自信可以获得卫国战争的最终胜利。

     战争爆发后,双方的作战行动主要集中于在边境的四个地区,即卡累利阿地峡、拉多加湖东北、边界中部和贝萨谋(今称贝辰加)地区。

    其中战略要地卡累利阿地峡是苏联发动这次战争的主要目标,这里交通条件较好,有单线铁路4条和石质公路10条,可通向芬兰西北。

     地峡宽约100公里,地形起伏,车辆可以通行,但缺少便于远距离观察的制高点。

    武奥克萨河纵贯其间,水量充沛,多间以深水湖泊。

    维堡是该地的唯一一个小工业城市,也是过往苏芬边界的必经之地和最佳通道。

    而芬兰的曼纳海姆防线则是卡累利阿地峡的人工屏障,是苏军进攻的重点,也是最难啃下的硬骨头。

     曼纳海姆防线经过芬兰10年苦心经营,业已形成完整的防御工事体系。

    它由纵深约90公里的3道防御地带组成。

    各道防御地带均依托沼泽湖泊等天然障碍物,构筑有670个永备发射工事和土木质火力点,另有近800个地下暗堡,并以堑壕和交通壕相沟通。

    在主要防御地带前设有20~60公里纵深的保障地带。

    主要防御地带前和保障地带内广泛设置了防坦克和防步兵地雷和防坦克桩砦、防坦克壕和防坦克崖壁。

     历史上苏军在这条防线上损失极其惨重,但在这个时空,因为曾经派人观摩解放军攻克日本关东军要塞群的战斗,苏联早早就将口径达到203毫米的b4重型榴弹炮派上了前线,在航空部队与t34坦克群的掩护下靠近目标进行直瞄炮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无数的芬军连一个敌人都没打死,就牺牲在被轰塌了的堡垒要塞当中,芬兰人以为坚不可摧的防线几乎是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