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 大西洋宪章
与之相反,英军的士气却因为来自海空的有力支援而极度高涨起来,他们不顾伤亡地连续发动进攻,夺取了大片阵地。
而被逼回滩头遭到英国人舰炮狂扫的德军残部此时已经是弹尽援绝,无奈之下放下了武器全体向英国人投降,此时他们残余的兵力已经不足1万人了...... 诚然,为了这次久违的胜利,英国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伤亡逾8万人(注1),损失各式舰艇17艘、飞机245架,其实也不比德国人小多少,就连丘吉尔私下里也承认这是一场“皮洛士式的胜利”(西方谚语,意指惨胜。
)。
但这次胜利却具有极大的政治意义,它不但打破了自欧战爆发以来“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提振了英国军民乃至众多盟国的士气和信心,更让美国政府看到了英国并非扶不起的阿斗,而开始加大了对英援助的力度...... 1941年11月29日,丘吉尔利用好不容易夺回制海权的机会乘船出海,在大西洋北部纽芬兰阿金夏海湾的奥古斯塔号军舰上与美国总统罗斯福面会,双方随即举行了影响深远的大西洋会议。
由于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势仍很严峻,双方只花了3天时间就达成了一致,并于12月3日将会议签署的《大西洋宪章》对外公布。
与历史上的《大西洋宪章》不同,这个时空的德国迄今仍未入侵苏联,而英国的处境却比历史上要糟糕得多,同时英国与迅速崛起的新中国之间还处于战争状态,因此细节上存在着不小的差别,而其影响力也比历史上的《大西洋宪章》差了一大截。
“不过最核心的部分还是一样的,美国政府利用这个机会落井下石,逼迫英国在其本土、英联邦成员国和所属殖民地全面开放,以后美国无论是从英国人的地盘上进口原料还是倾销商品,都不会受到诸如贸易壁垒之类的任何阻碍......
而被逼回滩头遭到英国人舰炮狂扫的德军残部此时已经是弹尽援绝,无奈之下放下了武器全体向英国人投降,此时他们残余的兵力已经不足1万人了...... 诚然,为了这次久违的胜利,英国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伤亡逾8万人(注1),损失各式舰艇17艘、飞机245架,其实也不比德国人小多少,就连丘吉尔私下里也承认这是一场“皮洛士式的胜利”(西方谚语,意指惨胜。
)。
但这次胜利却具有极大的政治意义,它不但打破了自欧战爆发以来“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提振了英国军民乃至众多盟国的士气和信心,更让美国政府看到了英国并非扶不起的阿斗,而开始加大了对英援助的力度...... 1941年11月29日,丘吉尔利用好不容易夺回制海权的机会乘船出海,在大西洋北部纽芬兰阿金夏海湾的奥古斯塔号军舰上与美国总统罗斯福面会,双方随即举行了影响深远的大西洋会议。
由于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势仍很严峻,双方只花了3天时间就达成了一致,并于12月3日将会议签署的《大西洋宪章》对外公布。
与历史上的《大西洋宪章》不同,这个时空的德国迄今仍未入侵苏联,而英国的处境却比历史上要糟糕得多,同时英国与迅速崛起的新中国之间还处于战争状态,因此细节上存在着不小的差别,而其影响力也比历史上的《大西洋宪章》差了一大截。
“不过最核心的部分还是一样的,美国政府利用这个机会落井下石,逼迫英国在其本土、英联邦成员国和所属殖民地全面开放,以后美国无论是从英国人的地盘上进口原料还是倾销商品,都不会受到诸如贸易壁垒之类的任何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