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 > 重返大隋 > 第538章 屠龙

第538章 屠龙 第2页

目录
    早就注意到。

    “北方的游牧部族当然不能轻视,但西南地区也不能就此忽视。

    北方的草原,我们可以击败他们,却无法占领草原,更无法灭绝他们。

    匈奴衰弱了,有鲜卑人兴起,鲜卑人南下中原了,又有柔然人崛起于草原,柔然人衰弱了,又有突厥人兴起。

    总之,鲜卑人入主中原,在北方建立起魏朝,可中原王朝虽数次击败草原部族,却从没有在草原建立起真正的统治,对于草原,我觉得我们得换些策略了。

    ” “那可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啊,老臣已经老了,虽然也想为陛下再出力,可身体已经不行了。

    还请陛下能够恩准老夫致仕归乡!”高颎很清楚的知道今天皇帝召他入宫来是做什么的,他也不会真的就顺着皇帝的话去谈什么朝廷对北方的新策略。

     “我是真的不愿意失去高相啊,新朝刚立,万事纷杂,正需要高相这样执政二十年的老宰相,你是三朝首相,是国之柱梁啊。

    哎,可相国年迈,多年操劳也确实需要处处休养一下身体。

    这样吧,我答应你先回乡去,但如果我遇到了什么重大难决的事情,还是会派人去询问太师的意见的,好吧?”易风一副万分不舍的样子。

     “臣深感荣幸,若能脱离尚书省繁重的工作,只是为陛下提供一些建议,臣自然会尽心心责。

    ” “好。

    ”易风端起茶杯,喝了一大口。

    高颎如此识时务的退出中枢,这是一件极大的好事。

     “太师离开尚书省,那么有什么合适的人可以举荐给我吗?” “如今的左仆射杨素与右仆射苏威,都是高祖时就极得信任的能臣,有他们在尚书省,当能很好的辅佐陛下,此外现任吏部尚书牛弘、兵部尚书苏孝慈、工部尚书宇文恺都是极不错的合适人选,其它的老臣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 “当初大隋建立,陛下一改北周官制,面采用汉魏制度,官制方面也采用了许多齐国官制。

    又开创了三省六部制度,其后省州撤郡,更是大大的加强了中央的集权。

    只是这些年过去,尚书省做为执政机构。

    在老太师的执掌下,确实发挥的很不错。

    可门下省和内史省却不太尽人意啊,本来做为侍奉谏议机关,掌审查政令及封驳还兼掌皇帝衣食供奉等日常生活事务的门下省,以及专司起草皇帝诏令。

    为中枢制令机关的内史省,根本没有起到多少应有的作用啊。

    ”易风向高颎说道,三省本是分掌决策审议以及执行,将原本的宰相大权一分为三,这是皇权对相权的削弱。

    可隋朝虽建有三省,但尚书省权重,且这些年来尚书省的权责越来越大,门下和内史省都已经差不多沦落成尚书省的下属机构了。

    如今高颎走了,可尚书省还要杨素和苏威这两人,苏威还好些。

    他相信这个人不会给自己制造麻烦,但杨素就不同了,这是一个野心勃勃且能力极强的人,能力与高颎不相上下,但野心更盛,也更年轻。

    易风不希望高颎虽然走了,可尚书省依然一家独大。

     高颎当然是清楚这里面的细节详情的,可他都是已经走的人了,何必跟杨素过不去,因此只是不接话。

     “我有个打算。

    等明天朝会上太师正式致仕之后,朝廷宣布尚书令将永不再授人,以示对高相的嘉赏。

    ”易风笑着道。

     高颎听了心中微微一动,成为本朝唯一一个尚书令。

    这确实是人臣的殊荣,不过他相信这绝对只是皇帝心里更不想以后再把这个尚书令的重职授人而已,嘉奖他不过是顺便为之。

     “我还有个想法,打算设立政事堂,让宰相们集中办公。

    尚书省之左右仆射、门下省之纳言、内史省之内史令皆加平章政事衔,为宰相。

    再以秘书监、御史大夫、吏部尚书、民部尚书、京兆尹加参知政事衔,为副宰相。

    政事堂九相执政,在政事堂中集中办公,宰相们轮流值政事笔,政事堂设在门下省。

    政事堂与枢密院,一执政一掌军,文武相济。

    ”易风向高颎透露着自己接下来对于朝堂局势的改变计划。

     虽然易风只说了这么一个大概,可高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