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折锦春 > 第66章 青丝君

第66章 青丝君 第2页

目录
    清理清理了。

     她抬眼看向院中忙碌的仆役,眸色沉冷。

     西院的情形,着实使人心惊。

     先是秦彦昭逾制的消息被人透了出来,接着又是那首大不敬的诗,再接着,就在半个时辰前,有仆妇从秦彦昭的几本书里,搜出了夹在其中的一片树叶与一片玉兰花瓣。

     那树叶与花瓣显是夹了好些时候了,已微微地泛了黄,上头各写了一句诗。

     花上的一句是“花好无多时”,叶上的一句是“风过谁人知”。

     很妙。

     每一句都似是而非,似有情而若无情,说是情诗也可,说是感怀也可。

     看着那枯萎的一叶与一花,秦彦昭神情怔忡、目光迟滞,像是已经不记得这件事了,抑或,只是不愿承认。

     钟氏并不曾向他求证。

     与其说她相信自己的儿子,莫不如说,她其实是怯于去听那个答案的。

     秦彦昭苍白的面色,让她有了种极为不好的预感。

     一如她此刻对秦彦柏感到陌生一般,那一刻的她,对自己亲生的儿子,亦觉出了一种令人难耐的陌生。

     而更令她惊心的是,这一叶一花,是从两本几乎落灰的蒙童读物里掉出来的。

     这般珍重小心地藏着此物。

     是何人?出于何种因由?目的何在? 望着秦彦昭那迹近于受伤的神情,钟氏头一次发觉,她自以为熟悉或掌控的一切,其实,早已不在她的掌中。

     从西庐出来后,她首先便来到了西窗书斋。

     秦彦昭乃是秦家后辈中最出色的儿郎,他若是垮了,何人便能脱颖而出?这问题几乎想都不用想,答案呼之欲出。

     所以,当钟财捧着一叠诗文,恭恭敬敬奉至钟氏跟前时,她面无表情地从中抽出了两页,仔细读了起来。

     这两页,皆是秦彦昭的字迹。

     不出意外地,那首大不敬的《冬夜感怀》果然在列,而另一篇《春日》,却是一首绵绵长长的情诗。

     “花好无多时,风过谁人知。

    ” 这两句诗,皆摘自于此。

     诗后的署名并非秦彦昭,而是一个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