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知青去种地 第12节 第2页
,平常假日之时也会在生产队上工。
振华是个女孩子,可以在家里帮忙做点家务,像现在,就可以留在家里照顾奶奶。
只有振民年纪最小,一放学就只有玩了。
“振民,你带棉棉姐去吧。
我在家里看着奶奶就行。
大哥应该也很快就回来了。
”振华别看着只有十岁左右,处起事来活脱脱一个小大人。
“姜知青想去哪里?”正说话间,李国强送付医生出去回来了,他的后面还跟着一位20来岁的女子。
女子腹部隆起,看着应该是有四五个月的身孕了。
“秋燕姐,你怎么来了?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振华看到女子,很开心的打招呼,赶紧去搬凳子。
“我刚回村,准备住一阵子。
听说五奶奶受伤了,就过来看看。
”女子把手里拿着的一牛皮纸包递给了振华。
“姜知青,这是我女儿秋燕。
”李国强对姜棉的印象还可以,主动给她介绍来者的身份,“你刚才说想去哪里?” 姜棉点点头,打了招呼,便把自己想去捡柴火的事儿说了。
“我差点忘记了,你们刚来没有柴火。
振民你带姜知青去,你秋燕姐晚饭之前会留在家里陪你奶奶。
”对于这种眼里有活的,会主动丰衣足食的知青,李国强对她的印象还是蛮好的。
毕竟很多人初来乍到,一般都是等着别人给他安排。
“姜知青,你们刚来,队里先给你们补贴一些粮食,可以在天黑前去大队部领,就刚才找床那个房间的隔壁。
我们队里之前烧了一批土陶,你们如果缺少锅碗瓢盆的,也可以去看看。
明天再给你们新来的放一天假,如果有什么东西要置办的,明天全部弄好了。
后天要全部上工。
” 新来的知青,第一年的粮食,生产队要帮着解决的,直到秋收以后,待遇就跟当地农民一样了,靠自己的本事生存。
这些丁浩也知道,应该也都跟他们讲过了。
不过这姜知青,刚开始看着像是个拖后腿的,但现在再看,应该也未必。
多费点口舌提一下也没什么。
干活也要趁早。
交代完之后,李国强就把人赶出去了。
◎最新评论: -完- 第14章打柴 [ 振民虽然是个半大孩子,别的活干不了,打柴倒是经常干的。
振民虽然是个半大孩子,别的活干不了,打柴倒是经常干的。
他领着姜棉出了村子后,直奔后山,一副熟门熟路的样子。
走了十来分钟,姜棉被领到了一片林子面前。
“就在这里了。
这里面干的树枝都可以捡。
这些,还有这些也都可以砍。
” 小孩子指着一片山蕨和一些看着就是野生的杂树说。
“但这种活的树是不能砍的。
”又指了指那些长的青青翠翠的直溜溜的树木说。
“不过我们村这林子比较大,不用砍活树。
你可别砍这些,还有这些,会罚钱的。
”振民很是认真地叮嘱道。
“我向你保证,绝对不砍。
”姜棉也很认真地保证道。
现在农作物的肥力有一部分是靠草木灰,但硬木柴火大,燃烧完全后,烧出的灰几乎是白色的,量还很少。
当地人只有炖煮东西才喜欢烧木柴,平常做饭都喜欢烧稻草之类的农作物的杆。
这样得到的草木灰比较多。
而且打柴还花功夫,所以村子里打大柴的人不算多。
姜棉跟着振民在林子里面转了转,很快就找到了一片枯枝比较多的地方,拿起砍刀“嚯嚯”就开始干活。
很快,大大小小的树枝就砍了一大堆,姜棉还扯了不少干蕨草用作引火。
看着差不多了,姜棉削了一根手腕般粗细的长棍当扁担,同时给小孩也削了一根。
小孩看着活泼,但干起活来也毫不含糊。
就近扯了几条藤蔓作绳子,把柴一捆,一大一小各担着一担柴就准备出林子。
两人走了没几步路,就听到前面有木材折断的“咔嚓咔嚓”声。
“棉棉姐,那里有人。
”小孩子耳朵尖,眼睛也利。
“嗯,过去看看。
”姜棉向前探了探头,透过树木枝叶,看到了两张熟悉的脸。
“姜同志,你什么时候来的?你好厉害,弄了那么多。
”王长军一见到姜棉,马上笑开了一张脸。
“我有砍刀呢。
你们没带工具就来了?”姜棉看到无论是唐建设
振华是个女孩子,可以在家里帮忙做点家务,像现在,就可以留在家里照顾奶奶。
只有振民年纪最小,一放学就只有玩了。
“振民,你带棉棉姐去吧。
我在家里看着奶奶就行。
大哥应该也很快就回来了。
”振华别看着只有十岁左右,处起事来活脱脱一个小大人。
“姜知青想去哪里?”正说话间,李国强送付医生出去回来了,他的后面还跟着一位20来岁的女子。
女子腹部隆起,看着应该是有四五个月的身孕了。
“秋燕姐,你怎么来了?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振华看到女子,很开心的打招呼,赶紧去搬凳子。
“我刚回村,准备住一阵子。
听说五奶奶受伤了,就过来看看。
”女子把手里拿着的一牛皮纸包递给了振华。
“姜知青,这是我女儿秋燕。
”李国强对姜棉的印象还可以,主动给她介绍来者的身份,“你刚才说想去哪里?” 姜棉点点头,打了招呼,便把自己想去捡柴火的事儿说了。
“我差点忘记了,你们刚来没有柴火。
振民你带姜知青去,你秋燕姐晚饭之前会留在家里陪你奶奶。
”对于这种眼里有活的,会主动丰衣足食的知青,李国强对她的印象还是蛮好的。
毕竟很多人初来乍到,一般都是等着别人给他安排。
“姜知青,你们刚来,队里先给你们补贴一些粮食,可以在天黑前去大队部领,就刚才找床那个房间的隔壁。
我们队里之前烧了一批土陶,你们如果缺少锅碗瓢盆的,也可以去看看。
明天再给你们新来的放一天假,如果有什么东西要置办的,明天全部弄好了。
后天要全部上工。
” 新来的知青,第一年的粮食,生产队要帮着解决的,直到秋收以后,待遇就跟当地农民一样了,靠自己的本事生存。
这些丁浩也知道,应该也都跟他们讲过了。
不过这姜知青,刚开始看着像是个拖后腿的,但现在再看,应该也未必。
多费点口舌提一下也没什么。
干活也要趁早。
交代完之后,李国强就把人赶出去了。
◎最新评论: -完- 第14章打柴 [ 振民虽然是个半大孩子,别的活干不了,打柴倒是经常干的。
振民虽然是个半大孩子,别的活干不了,打柴倒是经常干的。
他领着姜棉出了村子后,直奔后山,一副熟门熟路的样子。
走了十来分钟,姜棉被领到了一片林子面前。
“就在这里了。
这里面干的树枝都可以捡。
这些,还有这些也都可以砍。
” 小孩子指着一片山蕨和一些看着就是野生的杂树说。
“但这种活的树是不能砍的。
”又指了指那些长的青青翠翠的直溜溜的树木说。
“不过我们村这林子比较大,不用砍活树。
你可别砍这些,还有这些,会罚钱的。
”振民很是认真地叮嘱道。
“我向你保证,绝对不砍。
”姜棉也很认真地保证道。
现在农作物的肥力有一部分是靠草木灰,但硬木柴火大,燃烧完全后,烧出的灰几乎是白色的,量还很少。
当地人只有炖煮东西才喜欢烧木柴,平常做饭都喜欢烧稻草之类的农作物的杆。
这样得到的草木灰比较多。
而且打柴还花功夫,所以村子里打大柴的人不算多。
姜棉跟着振民在林子里面转了转,很快就找到了一片枯枝比较多的地方,拿起砍刀“嚯嚯”就开始干活。
很快,大大小小的树枝就砍了一大堆,姜棉还扯了不少干蕨草用作引火。
看着差不多了,姜棉削了一根手腕般粗细的长棍当扁担,同时给小孩也削了一根。
小孩看着活泼,但干起活来也毫不含糊。
就近扯了几条藤蔓作绳子,把柴一捆,一大一小各担着一担柴就准备出林子。
两人走了没几步路,就听到前面有木材折断的“咔嚓咔嚓”声。
“棉棉姐,那里有人。
”小孩子耳朵尖,眼睛也利。
“嗯,过去看看。
”姜棉向前探了探头,透过树木枝叶,看到了两张熟悉的脸。
“姜同志,你什么时候来的?你好厉害,弄了那么多。
”王长军一见到姜棉,马上笑开了一张脸。
“我有砍刀呢。
你们没带工具就来了?”姜棉看到无论是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