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 > 穿成知青去种地 > 第73节

第73节

目录
    第66章大吃一顿· [  端午节过后,天气一天比一天热了起来。

     姜棉他们自留地里种] 端午节过后,天气一天比一天热了起来。

     姜棉他们自留地里种了大半年的冬小麦,终于进入了收割期。

     铃木生产队的公田没有种小麦,现在水稻还没成熟,离农忙双抢时节还有一段时间。

    所以他们不用着急,可以很从容地收割小麦。

     一共八分的小麦地,四个人,不到半天时间就收割完了。

     庄清梵和谢东和之前做好的那一台脱粒机,还没有正式使用过,这次正好可以试一试水。

     脱粒机被搬到小麦地里。

     几个人都有些紧张。

     最后还是庄清梵先动手,他先去摇动手杆,姜棉则拿着麦子等他搅顺了就放进去脱粒。

     开始的时候两个人的配合还是有些手生,等打过了几把麦穗,两个人的配合终于找到了默契点,很快顺利了起来。

     他们终于可以确定,这脱粒机造得还是挺成功的。

     虽然有点费人力,但比起单纯的人工劳动,还是快了不少。

     用了小半天,他们就把八分地的小麦全部脱完了。

     姜棉一高兴,当天下午就杀了一只鸭子,做了一顿酱烧鸭犒劳大家。

     本来她是想做盐水鸭的,不过时间不太够。

     酱烧鸭的口味更重一点,几位吃货小伙伴都吃得很开心。

     鸭子是好鸭子。

    自家养的,没有用饲料,是吃牧草、谷物和池塘里的各种生物长大的,所以肉质紧实鲜美,肉香浓郁。

     鸭肉好吃还有个关键就是没有异味。

     鸭子爱水,又喜欢用嘴巴掏泥,如果它们面前有一盆水,地面没有做硬底化的话,不用一会儿就弄得满身泥浆。

    这些泥浆如果不及时清洁,久而久之,就是满身膻臭。

     幸好五奶奶的院子是做了硬底化的,谢东和也不偷懒,天天清扫。

    他每天早上过来,第一件事就是把鸭子喂饱,然后把它们赶去池塘游泳。

     尽管这样,姜棉还是没有扩大鸭子的养殖数量,也就二十来多个。

     鸭子实在是太吵了。

     20来个鸭子养在前院,人尽皆知。

    六七十只鸡养在后院,这么长时间都没有被人发现。

     母鸡下蛋的时候,偶尔也会叫。

    但并不是每一只母鸡都会叫。

    那些叫得厉害的,命就不长。

     为了保护养鸡基地这个秘密,姜棉只好杀鸡取肉。

     小麦经过晾晒,扬干净之后,谢东和又把生产队的大秤借了过来。

     总共八分地,收了600多斤的小麦。

    算起来将近800斤的亩产量。

     铃木生产队很少种小麦,姜棉来的这一年多里,没见他们种过,这次李国强没有再来找他们。

    算出总量以后,他们就把小麦给分了。

     这是他们收的第一次小麦,以前的面粉除了他们带来的粮票,都是花高价买的。

    所以他们平常吃纯白面的机会不多,都是混玉米面甚至还有一些红薯面。

     现在新麦子一下来,谢东和就迫不及待了,拉着庄清梵,这二天就要蹭生产队的拖拉机,把麦子拉去脱壳磨粉。

     听说新鲜小麦粉的稳定性差,并不好吃。

    姜棉阻止了他。

    而是把晒干的麦子放回储物室里储存起来了。

     为安抚小伙伴们肚里那些蠢蠢欲动的馋虫,姜棉很慷慨地把家里不多的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