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 第2页
老钱也攒够了,他没有那么贪心。
能过这么多年的舒坦日子,都是因为李青辞的缘故。
如果李青辞回京,他会失去源源不断的银子。
但,他对这个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多少还有一分良心。
李青辞在这里没有父母亲族,无人照应,这都十八了,也没人张罗婚事,若是他继续留在乡下,必是蹉跎一生。
思及此,刘正兴没再犹豫,提笔书写。
说来可笑,人的良心总是那么不合时宜。
需要时,他袖手旁观。
不需要时,他又非要施舍一二。
因着刘正兴寄信,说李青辞意外摔断腿,不良于行暂不能返京,恐落下终生残疾。
开了春,李青辞父亲续娶的夫人高琼枝,携其女李巧妤归乡祭祖,随行的还有一位大夫。
得知一行人已经到了家门口,李青辞满心无奈地看着刘正兴,刘正兴避开他的视线,低头不语。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
高琼枝回来本该住在正房,可他是继子,又临近及冠,住了多年的正房不好再叫她居住,而且他也不想折腾。
李青辞摁了摁眉心,吩咐道:“把东厢房收拾出来。
” 刘正兴立刻应声:“是,我这就去。
” 李青辞心里忍不住直叹气,也不知道他这位继母什么时候回京。
家里没有丫鬟,秦翠英端着托盘上茶,见到这位贵气雍容的夫人,端的一脸无措,手脚都不知道往哪放。
李青辞见状,走了过去,接过她手里的托盘,低声道:“你去备饭,少放三成盐。
” 秦翠英连声答应,忙不迭走了。
李青辞走到高琼枝近前奉茶:“夫人一路舟车劳顿,本该早备吃食热汤,饭后请您上房安歇,但您没提前写信告知,到了家门口我才知晓,故有所怠慢。
” 高琼枝抬眼,不着痕迹地打量他,接过茶杯浅啜一口,随即放下茶杯。
虽然李青辞语气谦卑,言辞周到,但是话里话外都透露着指摘之意,这是说她不提前打招呼,来得太过突然。
因此,高琼枝只淡淡嗯了一声,并未接话。
李青辞也没再多言,起身坐在正堂另一边。
高琼枝今年二十五岁,只比他大了七岁,怀里抱着的小姑娘才五岁。
对着年轻的继母幼妹,李青辞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他眼观鼻鼻观心,低头看着自己脚尖。
正堂一片沉默。
这时,高琼枝带来的丫鬟悦言,轻步走了进来,俯身在高琼枝耳边低语:“夫人,厢房收拾好了,我抱小姐去歇息。
” 高琼枝没同意,轻拍李巧妤的手背,
能过这么多年的舒坦日子,都是因为李青辞的缘故。
如果李青辞回京,他会失去源源不断的银子。
但,他对这个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多少还有一分良心。
李青辞在这里没有父母亲族,无人照应,这都十八了,也没人张罗婚事,若是他继续留在乡下,必是蹉跎一生。
思及此,刘正兴没再犹豫,提笔书写。
说来可笑,人的良心总是那么不合时宜。
需要时,他袖手旁观。
不需要时,他又非要施舍一二。
因着刘正兴寄信,说李青辞意外摔断腿,不良于行暂不能返京,恐落下终生残疾。
开了春,李青辞父亲续娶的夫人高琼枝,携其女李巧妤归乡祭祖,随行的还有一位大夫。
得知一行人已经到了家门口,李青辞满心无奈地看着刘正兴,刘正兴避开他的视线,低头不语。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
高琼枝回来本该住在正房,可他是继子,又临近及冠,住了多年的正房不好再叫她居住,而且他也不想折腾。
李青辞摁了摁眉心,吩咐道:“把东厢房收拾出来。
” 刘正兴立刻应声:“是,我这就去。
” 李青辞心里忍不住直叹气,也不知道他这位继母什么时候回京。
家里没有丫鬟,秦翠英端着托盘上茶,见到这位贵气雍容的夫人,端的一脸无措,手脚都不知道往哪放。
李青辞见状,走了过去,接过她手里的托盘,低声道:“你去备饭,少放三成盐。
” 秦翠英连声答应,忙不迭走了。
李青辞走到高琼枝近前奉茶:“夫人一路舟车劳顿,本该早备吃食热汤,饭后请您上房安歇,但您没提前写信告知,到了家门口我才知晓,故有所怠慢。
” 高琼枝抬眼,不着痕迹地打量他,接过茶杯浅啜一口,随即放下茶杯。
虽然李青辞语气谦卑,言辞周到,但是话里话外都透露着指摘之意,这是说她不提前打招呼,来得太过突然。
因此,高琼枝只淡淡嗯了一声,并未接话。
李青辞也没再多言,起身坐在正堂另一边。
高琼枝今年二十五岁,只比他大了七岁,怀里抱着的小姑娘才五岁。
对着年轻的继母幼妹,李青辞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他眼观鼻鼻观心,低头看着自己脚尖。
正堂一片沉默。
这时,高琼枝带来的丫鬟悦言,轻步走了进来,俯身在高琼枝耳边低语:“夫人,厢房收拾好了,我抱小姐去歇息。
” 高琼枝没同意,轻拍李巧妤的手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