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 > 年代:开局退伍回家 > 年代:开局退伍回家 第99节

年代:开局退伍回家 第99节 第3页

目录
    冷的时间和天热时间其实是一样长的,但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都有种错觉,那就是天冷的时间好像过的比天热快。

    随便动一下子,就半天没了。

     中午父亲罗文就带着人在工厂食堂吃的饭,昨天整的板栗香菇炖鸡,小雨是留了饭盒大小的一盒的。

    让父亲带回去给家人一起吃。

     新的食堂,刘易带着人已经去那边搞了,食堂在新旧工厂厂房之间,食堂面积弄的比较大。

    顶上吊的是钢结构顶,不用刚才厂房建不了那么大。

     新的食堂也是罗成设计的,跟后世的学校那种食堂类似,有很多打菜的窗口和接待房间。

     而旧的食堂目前也没立刻撤离过去,主要是新食堂一些设施还不齐全。

    老食堂是实在没办法了,每天厨房人挤人,打菜的时候,也是排队排很久。

     现在有了新的食堂,在新厂房那边干活的,就不用到这边来了。

    这边的旧食堂,也要不了几天其实也会搬过去。

     中午罗成吃过饭就溜了,跟人事部打招呼了的。

    工厂现在还没有副厂长,罗成也没时间调休,所以有事离开工厂,罗成都要跟人事部打招呼。

     罗成是回房间拿了粮本准备去领粮票的,当然了,也要去一趟邮寄拿信件。

     先取了信件,然后再去的粮店,没买粮,都把配合取了票。

    粗粮票可以直接给父亲罗文,现在老家也暂时不缺粗狼。

    储存点粮票比存粮食方便多了。

     下午,罗成是先在办公室门口观看了一下没人过来,再到办公室里面拆开的信件。

    上次回信,询问戴茜茜裹胸布尺寸的问题,不知道对方是怎么回复的。

    要是对方认真跟他讨论这个,他倒是可以再深度讨论一个问题。

     这个时代的男女穿的内裤都是四角的,不知道戴茜茜对三角的内裤有什么看法。

    这在国外都有穿比基尼的了,国外设计出三角裤,是为了省布呢,还是一种时尚。

     这~~装逼~~的东西,可是真装逼呀,值得讨论一下。

     第227章经济合作社 对于裹胸布的事情,在信件里戴茜茜果然回应了,不过都是警告和威胁。

     信件里,戴茜茜让罗成稳重点,有些事情婚后怎么样都可以。

    但处对象期间,别探讨那些没用的涩涩东西,可以探讨对未来的生活,梦想,抱负等等,哪怕是文学方面的东西都行。

     看着信件,罗成是有些失望,不是罗成没生活上的梦想,但曾经的梦想,在这时代根本实现不了呀。

    这时代挣钱你也没什么地方花,想玩连网络都没有。

    他的梦想本来就比较世俗,为社会做奉献之类的,那不是他的作风。

     婚后就婚后,最多早点结婚,结婚后在床上罗成就不相信整不服戴茜茜。

    信件整齐的折叠好放进了信封,看着收好的信件其实想想也是。

    这些信件可是象征着这年代的爱情,以后有子女了,子孙了,还可以拿出来给他们看看这年代人淳朴的爱情。

     可要是真跟罗成那样,交往写信,内容都是裹胸布呀,三角内裤啥的,后面在露骨点,妥妥小黄文呀。

    被谁看见了,都得社死。

     父亲罗文在两点左右又拉着四百斤粗粮走了,这下一场雨,天气又变冷,鸡蛋产量又少了。

    现在还能送三百斤,那是因为有库存,再送几次就得没了,那可能就是送鸡鸭过来了。

     龙津镇合镇,也这样多天了,对于村民来说没有啥影响,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

    镇里的财务,倒是因为有木托盘的利润分成,拿出来通过其他渠道买一点粮,一直在给另外一个大队补助。

     新的镇长已经到任,对于这种补助的事情,也没说什么。

    村民都没钱没粮供养近一百老弱的乞讨者,除了一开始一户捐了半斤粮,再多都不干了。

    镇里救济逃荒乞讨者,难道为了他们还要逼的自己镇里的人去乞讨嘛。

     现在第一大队和二大队里收留的乞食者,精神面貌完全不一样。

    在第一大队里收容的都是年轻人,一开始刚来先是搭建木房子,统一收容管理,来了就是去开荒。

    给的吃食也就是弄碎了的米糠和豆粕,混合在一起煮一煮就那样吃了。

     大家都知道,这东西在往常粮食丰收的情况下,除了家里人口多还有老弱的,粮食不够吃才会吃这个。

    否则这就是用来当饲料的,不过现在有这个吃就不错了。

     而最近这几天,第一大队也没亏待他们,起码有正经的粗粮吃了,吃了不会胀气。

    而且也有大白菜和萝卜当菜,在这边,虽然被收容的是难民,但这日子起码过的有滋味,大家的心活过来了。

     可在第二大队,被收容的人都是老弱,他们的收容方针是不需要这些人干活。

    就天天躺着就好,少动就吃的少,饿不死就行。

    每天都是喝稀的,吊着命而已,一但有谁来个头疼脑热的,身体虚弱的根本扛不住,这才多少天,已经有被收容的两个老人没了。

     而二个大队被收容的人,有不少其实的一起逃荒过来的家人或者亲戚,在一大队的收容者知道二大队的情况后,不少人在恳请一大队这边,把小孩接过来,这老的没了没办法,小孩可是传承是未来呀。

     什么是家,有了家人才算家,特别是有小孩的家庭。

    很多逃荒的,在外地要是能安置下来,可能就不愿意再回老家去了。

    但安置不下了,人要是撑下来了。

    到明年春天,基本会由地方组织把这些人送回老家农村继续去种地啥的。

     当然组织回家,地方财政掏腰包,这些人回老家了,还要发种粮发安置粮。

    如果是在外地能安家落户的,不愿意回老家的,也会遵从这些人的意见的。

     所以出现这样的震荡,饥荒也好,或者其他灾难,背井离乡。

    然后就会出现一种情况,有些人外省也有亲戚了,碰到发展好的,老家人去外省投奔亲戚的也有。

     收容小孩,罗保田是和罗文商量过这事情,现在不是农忙,很多人都往罗文这边凑。

    因为罗文是副大队长,管理的是副业。

    养猪,伐木,弄木材,做托盘都需要人。

    可明年开春怎么弄,种田才是农民的本职工作,保障粮食生产是农民的第一任务。

     与汽车厂签订的短期生产协议,谁都明白,只要不出意外这就是长期的。

    一个月能给镇里带来上千财政收入,一年可是上万呢。

    就算只要30%上交,镇里也不会舍弃这收入,大队里的人也同样舍不得。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