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 第2页
的路上由雪砌成的一个个灯座,中间点上蜡烛,在路上形成一排排雪灯。
远远望去,像雪地林间引路的星火。
郑千玉和叶森去得早,可以领一支蜡烛自己点亮雪灯。
傍晚时分,天还泛着蓝光,郑千玉小心地踩着雪,要叶森选一颗好的雪灯让他来点。
叶森不知道好的标准是什么,但还是按郑千玉的要求,选一颗砌得圆满,又被厚厚的雪围住的雪灯。
带着郑千玉找到它,叶森用打火机帮他点燃了蜡烛,用手护住它的火苗,放到郑千玉手中。
郑千玉握住了蜡烛,他的眼睛映着烛火,眼底闪烁着颤动的火苗,看上去就像这火点亮了他的眼睛,让他可以看见。
在将蜡烛放进雪灯之前,郑千玉闭上了眼睛,静默了几秒,又睁开眼来,让叶森握住他的手,将蜡烛插进雪灯之中。
一盏雪灯被点亮。
他们半跪在雪地之中,中间隔着一颗雪灯,郑千玉的轮廓是柔和的光。
此时他朝林静松露出一种笑容,使他的灵魂震颤。
林静松不知如何形容眼前的景象,当现实太像梦时,他那被眼前人形容为沉着、冷静的思维时常迷蒙,并感到这种真实像被命运的手截取出来进行了后期处理,否则正在眼见的、正在经历的怎么会这样失真,让还没有成为回忆的时间迅速地落上一层尘封的、陈旧的颜色。
因为最近他时时有这种感觉,而且过于强烈,于是他伸手紧紧地握住郑千玉的手。
有种要检查他心脏的冲动----它真的在跳,一切都不是假的。
他们走得很慢,路过一盏盏雪灯,林静松问郑千玉他刚刚是不是在许愿。
郑千玉回答时在冷的空气中呼出白气,他答,那是一个很普通的愿望。
“希望我们有一个快乐的冬天。
” 他这样说道。
第69章 这次旅行,林静松带了一台云台相机,由他的跳伞教练推荐的型号。
人生的前二十几年,林静松一直恐惧镜头,几乎不能直视任何电子影像之中的自己。
日常之中也很不喜欢照镜子,他近乎和自己真实的样貌相处成一个陌生人。
在林静松的儿童时期,每个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都会夸赞他的样貌。
在五岁到十三岁,林静松出门都要警惕镜头。
然而他的照片还是会被登上报道,面部被模糊,报道之中配上父亲和母亲的名字,一般以母亲为主角,林静松是报道中的一个道具,阮馨携子如何如何、阮馨宣战、阮馨提出某某要求……诸如此类,明明报道的主角不是他,却要配上他走在路上的照片。
林静松总是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被拍的,外出时总感觉周围全都隐藏着跟随他的眼睛和镜头,这种幻觉几乎要使他陷入疯狂。
远远望去,像雪地林间引路的星火。
郑千玉和叶森去得早,可以领一支蜡烛自己点亮雪灯。
傍晚时分,天还泛着蓝光,郑千玉小心地踩着雪,要叶森选一颗好的雪灯让他来点。
叶森不知道好的标准是什么,但还是按郑千玉的要求,选一颗砌得圆满,又被厚厚的雪围住的雪灯。
带着郑千玉找到它,叶森用打火机帮他点燃了蜡烛,用手护住它的火苗,放到郑千玉手中。
郑千玉握住了蜡烛,他的眼睛映着烛火,眼底闪烁着颤动的火苗,看上去就像这火点亮了他的眼睛,让他可以看见。
在将蜡烛放进雪灯之前,郑千玉闭上了眼睛,静默了几秒,又睁开眼来,让叶森握住他的手,将蜡烛插进雪灯之中。
一盏雪灯被点亮。
他们半跪在雪地之中,中间隔着一颗雪灯,郑千玉的轮廓是柔和的光。
此时他朝林静松露出一种笑容,使他的灵魂震颤。
林静松不知如何形容眼前的景象,当现实太像梦时,他那被眼前人形容为沉着、冷静的思维时常迷蒙,并感到这种真实像被命运的手截取出来进行了后期处理,否则正在眼见的、正在经历的怎么会这样失真,让还没有成为回忆的时间迅速地落上一层尘封的、陈旧的颜色。
因为最近他时时有这种感觉,而且过于强烈,于是他伸手紧紧地握住郑千玉的手。
有种要检查他心脏的冲动----它真的在跳,一切都不是假的。
他们走得很慢,路过一盏盏雪灯,林静松问郑千玉他刚刚是不是在许愿。
郑千玉回答时在冷的空气中呼出白气,他答,那是一个很普通的愿望。
“希望我们有一个快乐的冬天。
” 他这样说道。
第69章 这次旅行,林静松带了一台云台相机,由他的跳伞教练推荐的型号。
人生的前二十几年,林静松一直恐惧镜头,几乎不能直视任何电子影像之中的自己。
日常之中也很不喜欢照镜子,他近乎和自己真实的样貌相处成一个陌生人。
在林静松的儿童时期,每个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都会夸赞他的样貌。
在五岁到十三岁,林静松出门都要警惕镜头。
然而他的照片还是会被登上报道,面部被模糊,报道之中配上父亲和母亲的名字,一般以母亲为主角,林静松是报道中的一个道具,阮馨携子如何如何、阮馨宣战、阮馨提出某某要求……诸如此类,明明报道的主角不是他,却要配上他走在路上的照片。
林静松总是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被拍的,外出时总感觉周围全都隐藏着跟随他的眼睛和镜头,这种幻觉几乎要使他陷入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