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第2页
打不过安昌王,不需要他以身犯险。
” 侍卫顿了顿,也开了口:“太傅大人曾言,安昌王虽不足为惧,但兵力不少,西南又是他熟悉的地盘,这一仗若是明着打,可能要拖上许久。
” “西南湿热,蚊虫太多,太傅说圣上小时最怕蚊虫,不宜在此地久留,应速战速决。
” 谢桐抿了抿唇,听着闻府侍卫平静无波的叙述,没来由地觉得有点害臊。
“他若真怕朕不适宜西南边地,就该早些寄信来,让朕知晓他的现状。
” 谢桐咬了下唇,微有恼怒地说:“那样的话,朕大概就不来了。
” 侍卫又一板一眼地道:“圣上,围剿反贼、平定四海是千古功绩,这功绩必须是圣上您的,才好收归天下人之心。
” 谢桐沉默良久,终于很轻地叹了一口气。
他是要功绩,要稳固权力,也要万民归心。
但他却不想要闻端为此陷入险境。
只是这些话与闻府侍卫说也无用,于是谢桐站起身,恢复了平常的威仪,淡淡说: “朕知道了,你随朕到马车上,将太傅的计策一一道来。
” 寅时一刻。
星子隐在了黑云后,连月光也黯淡不少,朦朦胧胧的,愈发照映得曲田城中静寂非常,街上半个人影都没有。
时值战事,百姓们都刻意闭门不出,夜中窗户紧闭,甚至不敢点太亮的烛火,就怕惹祸上身。
在这样安静的深夜时刻,闻端躺在榻上,睁开了眼。
低低的咳嗽声响起,闻端缓缓起身,闷声咳了一会儿,将涌至喉间的血腥味压下去,方才从榻上下来。
他睡前喝了一碗平常分量的药,如今几个时辰过去,发了一通汗,高热已经显著降了下来,只是身上还是乏力疲倦。
闻端到了案前,将烛火点上。
窗外立
” 侍卫顿了顿,也开了口:“太傅大人曾言,安昌王虽不足为惧,但兵力不少,西南又是他熟悉的地盘,这一仗若是明着打,可能要拖上许久。
” “西南湿热,蚊虫太多,太傅说圣上小时最怕蚊虫,不宜在此地久留,应速战速决。
” 谢桐抿了抿唇,听着闻府侍卫平静无波的叙述,没来由地觉得有点害臊。
“他若真怕朕不适宜西南边地,就该早些寄信来,让朕知晓他的现状。
” 谢桐咬了下唇,微有恼怒地说:“那样的话,朕大概就不来了。
” 侍卫又一板一眼地道:“圣上,围剿反贼、平定四海是千古功绩,这功绩必须是圣上您的,才好收归天下人之心。
” 谢桐沉默良久,终于很轻地叹了一口气。
他是要功绩,要稳固权力,也要万民归心。
但他却不想要闻端为此陷入险境。
只是这些话与闻府侍卫说也无用,于是谢桐站起身,恢复了平常的威仪,淡淡说: “朕知道了,你随朕到马车上,将太傅的计策一一道来。
” 寅时一刻。
星子隐在了黑云后,连月光也黯淡不少,朦朦胧胧的,愈发照映得曲田城中静寂非常,街上半个人影都没有。
时值战事,百姓们都刻意闭门不出,夜中窗户紧闭,甚至不敢点太亮的烛火,就怕惹祸上身。
在这样安静的深夜时刻,闻端躺在榻上,睁开了眼。
低低的咳嗽声响起,闻端缓缓起身,闷声咳了一会儿,将涌至喉间的血腥味压下去,方才从榻上下来。
他睡前喝了一碗平常分量的药,如今几个时辰过去,发了一通汗,高热已经显著降了下来,只是身上还是乏力疲倦。
闻端到了案前,将烛火点上。
窗外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