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 > [三国]明君养成计划 > 91

91 第2页

目录
     兵丁吃饱饭才能攒足力气加油干,要是军队的粮饷供应不上,不用敌人来袭士兵就能跑的七七八八。

     二凤爹在的时候说东汉末年不光有战乱,还有水旱蝗疫各种天灾,打仗从来不是导致人口锐减的主要原因,更可怕的是防无可防的天灾组合拳。

     后来赵大爹过来,话里话外都是接下来会赶上小冰河时期的意思,一时间紧迫感更强了。

     阿飘爹们说每个小世界的背景都不太一样,他们的话只能参考不可尽信,但是再怎么仅供参考他们的消息也都是从史书上看来的,总比他这个电视剧看的更多的史盲可靠。

     从讨董联盟解散的那一刻起,各路诸侯拥兵自重就直接放在了明面上。

     嘴上说着匡扶汉室,实际上都可着劲儿的壮大自身。

     嗯,他们自己也一样。

     朝廷靠不住,不管是逐鹿中原还是自保都得有稳定的粮食补给,将来想干翻朝廷当家做主更得有足够的粮食来当底气。

     得民心者得天下,还有句话叫有奶就是娘,百姓肯定拥护能让他们吃饱饭的那一方。

     由此可见,好谋略也需要钱粮来打基础。

     他可不是娇滴滴的谋士,他有的是手段和力气。

     根据阿飘爹们提供的资料,他来到并州后就努力集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终于写出了一份博采众长并得到家中长辈一致好评的屯田计划。

     史上各个朝代都有出现过屯田,其中最典型就是曹魏的屯田和明洪武年间的屯田。

     按照螺旋上升曲折前进理论,政策应该是越往后越完善。

     曹魏的屯田发生在建安年间,曹老板采纳枣祗、韩浩的建议在许都附近屯田。

    分军屯和民屯两种,军屯以士兵屯田,士兵一边戍守一边屯田;民屯以百姓屯田,使用官牛者收成官六民四,使用私牛者官府和百姓对半分。

     屯田的士兵和农民都不得随便离开屯田所在地,对兵民的束缚都称得上严苛,但是成果却非常不错。

     ----州郡列置田官,所在积谷,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并群贼,克平天下。

    【1】 流民无以为生,只要有口饭吃让他们干什么他们都愿意,别说五五分六四分,就是最终落到手里的只有两成,只要饿不死他们就都能接受。

     招募流民开荒垦地恢复生产可以当成应急之策,但是一旦天下太平,再让他们接受那么苛刻的压榨显然不太可能。

     曹魏用来屯田的都是无主的荒地,耕牛、农具和劳力都是镇压各地叛乱时掳获,如此一来弊端也很明显,荒地开垦完就进行不下去,局势稳定下来民心就稳定不下来。

     明朝洪武年间的屯田比之有所改进,但是本质依旧没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