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 > [三国]明君养成计划 > 124

124 第2页

目录
    。

    ”戏焕补充道,“杜氏家产多在定陵,但是自从杜基到长社为官,长社县已有上千亩良田易主。

    ” 荀晔骂道,“衣冠禽兽。

    ” 等稳定下来就开始和贾毒士琢磨丈量田亩,非得摸清那些家伙的底不可。

     下饭故事忒气人,听的荀小将军只想磨刀霍霍向猪羊。

     就在这时,门房带着拜帖过来通报,“将军,外面有位来自淮南的文士求见。

    ” “淮南!”郭嘉眼睛一亮,饭也不吃了放下筷子就出去接人,“可算来了,我去看看。

    ” 第66章挖墙脚大业 * 高祖建汉之后有淮南王国,经过几轮的“国除”“封XX为淮南王”“国除”之后,淮南就成了单纯的地理称呼,主要就是扬州九江、庐江、豫章一带。

     “志才叔,奉孝叔有淮南的朋友?”荀晔有些好奇。

     “他早年喜欢往外跑,天南海北哪儿都去过。

    ”戏焕微微低头轻咳两声,然后才又说道,“像你那样一直不出门的是少数,奉孝曾在郡中官学朝经暮史,也曾在洛阳鸿都门研习过尺牍辞赋工书鸟篆,说句师友遍天下也不为过。

    ” 可惜他自幼体弱,若是能和常人一般活蹦乱跳,他也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我和叔父们不一样,志才叔知道的,我小时候不太聪明。

    ”荀晔点点自己的脑袋瓜,并不忌讳之前十来年的小傻蛋经历,“叔,洛阳鸿都门哪儿有学堂?奉孝叔怎么还特意去那儿上学?” 他知道洛阳有太学、四姓小侯学,太学是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四姓小侯学是只招收达官贵戚子弟的贵族学校。

     这年头给孩童启蒙的地方叫书馆,郡县官学叫学堂,各地还有教学水平完全不亚于太学的精舍、经馆。

     大儒们开办的私家学堂对学生家世没那么高的要求,不过他们收学生看眼缘儿。

     能吸引鬼才的学堂肯定不一般,只看课程也能看出来。

     美人爹在并州当的是学官,管的就是教育相关的活儿。

    官学教的东西和他小时候学的差不多,先用《仓颉》《凡将》《元尚》等篇启蒙,认完字再正儿八经的学五经。

     尺牍辞赋工书鸟篆听着就奇奇怪怪,正经书馆学堂肯定不教这个。

     鸿都门学,听上去像官学的名字,教的课程又不太像官学,那是什么地方? “鸿都门学是灵帝在鸿都门下设立的专习辞赋书画的地方,的确不是什么正经书馆。

    ”戏焕笑了笑,温声解释道,“专习辞赋书画,业满却可得高官厚禄,或出位刺史太守,或入为尚书侍中,以此封侯得爵的也不在少数。

    ” 荀晔听着感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