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 > [三国]明君养成计划 > 128

128 第3页

目录
     前些天任命各县官署官员要么以乌程侯的名义要么是暂任,有正经身份在身就不一样了,再任命官员就是名正言顺。

     颍川治所在阳翟,不过荀氏的根基在颍阴,直接一步到位把颍阴老家当成大本营来发展就行。

     大本营不一定非要设在郡治,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置,曹老板当上东郡太守后舍郡治濮阳而选东武阳,荀老板当上颍川太守后把大本营放在族地颍阴也没啥问题。

     刘晔等人的到来是个好兆头,大概士人群体也跟风,没人出头的时候都窝着不动,一旦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后面立刻全冒出来了。

     荀晔:…… 他还以为天下士人都认准了袁绍袁术,非得在袁氏俩兄弟那儿吃过亏才肯转眼看其他人。

     合着不是非袁氏不可,就是单纯的信不过他。

     今天的你对我爱答不理,明天的我让你高攀不起,哼。

     荀小将军一怒之下怒了一下,磨着猪猪陛下非要看完整版的《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他要把两本书上提到的所有人名都记到小本本上,争取把所有能挖的墙角都挖掉。

     只要能用的人足够多,那些投机取巧的家伙就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

     刘彻想想两个大部头里出现过多少有名有姓的人物,很想知道傻小子要统计多久才能统计完。

     李二凤说他上次来的时候天天陪着傻崽熬夜,那次熬夜好歹在干正事儿,怎么到他这里就成了熬夜统计人名? 咳咳,经常熬夜的小孩儿长不高。

     荀小将军再次雷霆小怒,然后遗憾的放弃记小本本的打算。

     刚回到颍阴事情太多,晚上也得加班加点干活儿,实在腾不出时间来记仇。

     官员异地任职是个好规矩,他当老板可以不守规矩,但是底下人最好还是按规矩来,不然将来出事儿不好收场。

     外来士人来的越多他就越能放开手去流放之前犯过事儿的本地士人,人手不够的时候睁只眼闭只眼被迫凑活着用,现在人手够用就不用再难为自己,有案底的家伙都连人带家族去并州报道吧。

     要么死要么抄家流放,二选一请随意。

     好死不如赖活着,所有犯过事儿需要被流放的世家都选第二个。

     钱财乃身外之物,先保住性命再说其他。

    风水轮流转,荀氏只是现在风光,说不准什么时候他们就能重回颍川夺回属于他们的一切。

     荀晔不是看不出来那些家伙扭曲的愤恨,但是他相信并州的长辈有本事将人收拾的不敢再有小心思。

     别以为转过头阴沉抱怨私底下骂骂咧咧他就不知道,有他们家猪猪陛下时刻盯着,所有要流放去并州的家伙的反应都记的一清二楚,他抄下来就能送去并州给叔祖做参考。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