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 > [三国]明君养成计划 > 175

175 第2页

目录
    接对天子发火,他们家明光就得变成活靶子被群臣攻讦。

     杨太傅不一样,他老人家不用拐弯抹角的骂别人,他能直接把天子当孙子训。

     荀谌思忖片刻,轻咳一声,“天子、额、天子童言无忌直言快语,明光已经被推上风口浪尖,兄长此时入京只怕会乱上加乱。

    ” 好吧,那小子一直在风口浪尖上,只是现在被天子这么一说更出风头而已。

     所谓英雄出少年,他们家明光小小年纪便平步青云不知道招了多少人的眼,被人嫉恨很正常。

     都觉得那小子是背靠荀氏才敢这么胆大妄为,只有他们自家人才知道要是不顾忌家族名声那小子能更加肆无忌惮。

     不是所有荀氏子弟都好脾气,他们家明光幼年异于常人,长大后第一次出远门接触的就是张辽吕布等并州武人,所思所想跟常见的少年郎完全不一样。

     连他们家兄长这个当父亲的有时候都摸不清那小子到底在想什么,以为他和寻常这个年纪的少年郎一样好拿捏只有吃亏的份儿。

     之前让兄长进京是为了及时掌握京城的动向,他们家兄长满腹经纶学贯古今,教导天子绰绰有余,京城的活儿还能比并州轻松些。

     现在诏书写的那么不客气,他怀疑杨太傅那么利索的召兄长进京已经不是为了教导天子,而是为了留个人质。

     主要目的是将人扣在身边,有兄长在天子身边明光行事就不敢太放肆,教导天子只是顺便。

     荀悦收好诏书,“可若是不进京,明光的处境会更艰难。

    ” 王司徒以麹将军进京没有诏书为由发难,傻小子毫不客气的和他当堂对峙。

    他们没有亲眼目睹朝会上的场面,但是想也知道气氛能僵成什么样。

     前脚朝会上刚强调朝廷诏书为重,后脚他收到诏书就不闻不问,以王司徒的小心眼肯定要找茬。

     傻小子吵架的时候得理不饶人直接把王司徒比作董卓,董卓当年也是不奉诏,没有意外的话下一个被骂成董卓的就会变成他。

     荀谌叹了口气,“实在难办。

    ” “明光和文若都在颍川,即便京城有变也来得及救援,放宽心便是。

    ”荀悦倒不觉得哪里难办,甚至还挺期待接下来的京师之行,“为兄虚活四十余载,还从未体验过被人视作眼中钉肉中刺的感觉。

    ” 荀谌:…… 行吧,兄长开心就好。

     荀谌愁眉不展,绕过两眼弯弯的兄长找他们家叔父接着愁,“杨太傅四世清德,乃海内所瞻之名臣,应该不会和王司徒那样公报私仇吧?” 可是董卓进京之前也没人能想到王允能变成现在这样,会不会公报私仇还真不好说。

     荀爽摇摇头,温声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