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虽然招安贼众显得朝廷很没本事,但是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算,招安都是最好的应对之策。
百姓走投无路才会落草为寇,有了活路自然会重新变成耕种劳作的百姓,只要既往不咎忘掉他们当贼时干的事情就行。
招安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让招安的贼众能回归正常的生活,如果不能让贼众变回百姓就会前功尽弃,比最开始就强行镇压更麻烦。
再说了,能招安贼匪那是他们小将军有本事,其他官想招安那些贼匪还不干呢。
算了算了,封官就封官,反正封出来的官也不归朝廷管。
小皇帝嘟囔了几句,接着发愁下一件事,“太傅,小将军这次平定贼患立下大功,您看朕要怎么赏他合适?” 小将军已是县侯,食邑也远超寻常县侯,早先那些平定黄巾的将领没法参考。
人家平乱之后因功封侯,他们小将军已经是侯,想封也没法封。
正好兖州牧的位置空了出来,冀州牧的位置也空了出来,青州更是好几年都没有主官,让小将军去哪儿当州牧合适呢? 三州合在一起? 他倒是愿意,但是别人不一定愿意。
如果真的把三个州合在一起,再加上荀氏已有的并州和豫州,这就相当于把一小半大汉让了出去。
有这一小半大汉在,拿下剩下那一大半大汉还远吗? 反正他不觉得天底下有谁是他们家小将军的对手。
益州太远先不说,荆州眼看着要和小将军对上了也不说,就说才被袁术占据的扬州。
啧,他都不想说。
那刺史陈温胆子小的还没他大,想当初那青州刺史焦和虽然荒唐可好歹还有几分血性要讨伐董卓,这位扬州刺史可好,谁都不想得罪,最后的结果就是全部都得罪。
扬州跟兖州一样是一盘散沙各自为政,兖州牧刘岱好歹还有点兵力,他陈温是一点自己的本事都没有,治下豪族横行霸道百姓年年往外跑。
切,他觉得他当刺史都比陈温强。
当然,前提是他当的是个实权刺史,而不是被权臣拿捏的提线木偶。
他可是太傅的得意学生,开疆拓土不行守成肯定行。
自信.jpg 小皇帝越说越气,骂骂咧咧了好一会儿才平复心情继续吐槽,“听说现在扬州军民忍饥挨饿苦不堪言,甚至都沦落到吃河蚌果腹的地步。
” 要不是陈温好欺负,袁术也不会打不过荀小将军就往扬州跑。
可是对扬州百姓而言袁术也没好哪儿去,那家伙是比陈温有主见,但也比陈温更会搜刮百姓,扬州被他盯上真是倒了八辈子的霉。
反观他们家小将军,年纪轻轻便无所不能,攻城略地招安贼匪,募兵养士保境安民,这势头说是打天下
百姓走投无路才会落草为寇,有了活路自然会重新变成耕种劳作的百姓,只要既往不咎忘掉他们当贼时干的事情就行。
招安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让招安的贼众能回归正常的生活,如果不能让贼众变回百姓就会前功尽弃,比最开始就强行镇压更麻烦。
再说了,能招安贼匪那是他们小将军有本事,其他官想招安那些贼匪还不干呢。
算了算了,封官就封官,反正封出来的官也不归朝廷管。
小皇帝嘟囔了几句,接着发愁下一件事,“太傅,小将军这次平定贼患立下大功,您看朕要怎么赏他合适?” 小将军已是县侯,食邑也远超寻常县侯,早先那些平定黄巾的将领没法参考。
人家平乱之后因功封侯,他们小将军已经是侯,想封也没法封。
正好兖州牧的位置空了出来,冀州牧的位置也空了出来,青州更是好几年都没有主官,让小将军去哪儿当州牧合适呢? 三州合在一起? 他倒是愿意,但是别人不一定愿意。
如果真的把三个州合在一起,再加上荀氏已有的并州和豫州,这就相当于把一小半大汉让了出去。
有这一小半大汉在,拿下剩下那一大半大汉还远吗? 反正他不觉得天底下有谁是他们家小将军的对手。
益州太远先不说,荆州眼看着要和小将军对上了也不说,就说才被袁术占据的扬州。
啧,他都不想说。
那刺史陈温胆子小的还没他大,想当初那青州刺史焦和虽然荒唐可好歹还有几分血性要讨伐董卓,这位扬州刺史可好,谁都不想得罪,最后的结果就是全部都得罪。
扬州跟兖州一样是一盘散沙各自为政,兖州牧刘岱好歹还有点兵力,他陈温是一点自己的本事都没有,治下豪族横行霸道百姓年年往外跑。
切,他觉得他当刺史都比陈温强。
当然,前提是他当的是个实权刺史,而不是被权臣拿捏的提线木偶。
他可是太傅的得意学生,开疆拓土不行守成肯定行。
自信.jpg 小皇帝越说越气,骂骂咧咧了好一会儿才平复心情继续吐槽,“听说现在扬州军民忍饥挨饿苦不堪言,甚至都沦落到吃河蚌果腹的地步。
” 要不是陈温好欺负,袁术也不会打不过荀小将军就往扬州跑。
可是对扬州百姓而言袁术也没好哪儿去,那家伙是比陈温有主见,但也比陈温更会搜刮百姓,扬州被他盯上真是倒了八辈子的霉。
反观他们家小将军,年纪轻轻便无所不能,攻城略地招安贼匪,募兵养士保境安民,这势头说是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