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
人脉很有用,但是不能单靠人脉网络来填补空缺,所以考试非常有必要。
他没想刚开始就把完备的科举体系搬出来,大乱的情况下一套完整的选官制度横空出世不是好事,越简单越仓促越能让天下人觉得他是为了应急才这么干。
应急应急,嘿嘿,他天天都很急。
荀小将军呈上他的计划书,在小皇帝和太傅大人凑一起看的时候从旁讲解,“这次需要补缺的位置太多,一个一个的挑选太麻烦,我想着直接举办一场考试,根据答卷来定人选。
” 虽然不敢保证选出来的每个都是人才,但是至少能确定选出来的都是读书认字的正常人。
最最重要的是,一次考试就能填上所有的空缺,短时间内不用再操心手底下没有可用之人。
先把各个官署空出来的位置填上,然后再根据具体表现慢慢调整,之后要考虑的都是小细节。
二凤爹说的经验能参考但是不能全盘照搬,唐初的情况和他们现在不一样的地方很多,毕竟中间隔了四五百年,生产力差别还挺大的。
不如简单推行一下看看情况,先把大框架确定,然后再慢慢查漏补缺,这才是真正能供他们参考的经验。
计划书已经得到二凤爹的许可,证明他的想法没问题。
太傅大人为官多年,怼过宦官干过权臣,肯定也会觉得这个计划非常棒。
对吧太傅? 杨太傅:…… 被两双闪亮亮的眼睛盯着,杨太傅很难说这法子不好。
太平年间选拔官员要顾忌这顾忌那,现在天下乱成这样,能从寒门中扒拉出有用的人已经很不错了,总比无人可用强。
臭小子年纪不大,哪儿来这么多稀奇古怪的主意? 还有就是,冀州和青州都空着,年少有为的荀将军到底要去哪儿? 先说好,让他发表意见的话他肯定觉得哪儿都不行。
荀氏已经有一个州牧,不管是冀州、青州还是兖州,但凡再有一个州牧姓荀,整个北方都将不会再有另一个声音。
况且幽州刚传来消息,刘虞已经死在公孙瓒手里,而公孙瓒攻打冀州的时候借用过并州的兵,也就是说极有可能被荀氏招揽。
并州、幽州、冀州、青州、兖州、豫州,再加上荆州最大的南阳郡…… 半壁江山。
这合适吗? 太傅大人沉默,他现在甚至觉得他们家陛下上赶着给人当挂件好像也没什么不妥了。
小皇帝还在兴冲冲的分析冀州和青州哪个好,其实幽州也行,因为公孙瓒不是幽州牧,刘虞一死相当于幽州州牧的位置也空了出来。
只是幽州不像冀州青州主官一死就群龙无首,还有个白马将军公孙瓒不是一把手胜似
他没想刚开始就把完备的科举体系搬出来,大乱的情况下一套完整的选官制度横空出世不是好事,越简单越仓促越能让天下人觉得他是为了应急才这么干。
应急应急,嘿嘿,他天天都很急。
荀小将军呈上他的计划书,在小皇帝和太傅大人凑一起看的时候从旁讲解,“这次需要补缺的位置太多,一个一个的挑选太麻烦,我想着直接举办一场考试,根据答卷来定人选。
” 虽然不敢保证选出来的每个都是人才,但是至少能确定选出来的都是读书认字的正常人。
最最重要的是,一次考试就能填上所有的空缺,短时间内不用再操心手底下没有可用之人。
先把各个官署空出来的位置填上,然后再根据具体表现慢慢调整,之后要考虑的都是小细节。
二凤爹说的经验能参考但是不能全盘照搬,唐初的情况和他们现在不一样的地方很多,毕竟中间隔了四五百年,生产力差别还挺大的。
不如简单推行一下看看情况,先把大框架确定,然后再慢慢查漏补缺,这才是真正能供他们参考的经验。
计划书已经得到二凤爹的许可,证明他的想法没问题。
太傅大人为官多年,怼过宦官干过权臣,肯定也会觉得这个计划非常棒。
对吧太傅? 杨太傅:…… 被两双闪亮亮的眼睛盯着,杨太傅很难说这法子不好。
太平年间选拔官员要顾忌这顾忌那,现在天下乱成这样,能从寒门中扒拉出有用的人已经很不错了,总比无人可用强。
臭小子年纪不大,哪儿来这么多稀奇古怪的主意? 还有就是,冀州和青州都空着,年少有为的荀将军到底要去哪儿? 先说好,让他发表意见的话他肯定觉得哪儿都不行。
荀氏已经有一个州牧,不管是冀州、青州还是兖州,但凡再有一个州牧姓荀,整个北方都将不会再有另一个声音。
况且幽州刚传来消息,刘虞已经死在公孙瓒手里,而公孙瓒攻打冀州的时候借用过并州的兵,也就是说极有可能被荀氏招揽。
并州、幽州、冀州、青州、兖州、豫州,再加上荆州最大的南阳郡…… 半壁江山。
这合适吗? 太傅大人沉默,他现在甚至觉得他们家陛下上赶着给人当挂件好像也没什么不妥了。
小皇帝还在兴冲冲的分析冀州和青州哪个好,其实幽州也行,因为公孙瓒不是幽州牧,刘虞一死相当于幽州州牧的位置也空了出来。
只是幽州不像冀州青州主官一死就群龙无首,还有个白马将军公孙瓒不是一把手胜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