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
别说什么当过贼名声不好,荀氏手底下的贼头子那么多,没当过贼的才不合群。
再说了,什么贼不贼的,他们飞燕兄弟那是生存之道。
朝廷不管他们死活,他们不自己想办法难道要坐等着饿死吗? 是朝廷的错!是老天的错!反正不是他们的错! 所以飞燕兄弟不用自卑,以前什么样儿以后还是什么样儿,他们厉害着呢。
实在不愿意去荀并州那边也没关系,往旁边看看,小荀青州肯定比六七十岁的老狐狸好说话,他们挑好说话的年轻人去谈。
幽州和冀州其实没什么区别,都是大汉的地盘儿多过问几句不亏。
有什么区别嘛?不就是袁绍死了他公孙瓒还活着?反正他也处理不来内政,荀氏派人来接手官署时他帮不上忙也添不了乱,跟死了没什么区别嘛。
现在青州在和徐州干仗正是缺人的时候,飞燕兄弟堂堂黑山贼首能力在明面上摆着肯定能脱颖而出。
张燕:…… 也就是公孙瓒不在跟前,不然他非把人揍成猪头不可。
身边有个碎嘴子张辽已经很烦人,他看上去像没有脾气的人吗? 去就去,谁怕谁! 邺城官署事务繁多,沮授等人通宵达旦总算止住了官吏偷跑的势头,只是势头虽然止住了,已经跑掉的官吏却回不来,官署空出来的位置实在填不满,新提拔上来的小官小吏赶鸭子上架也得干。
沮治中觉得这么下去不行,冀州也迫切的需要提拔大量人才来应急。
张将军既然守不住城里的官吏,那就去临淄问问考试的细节吧,如果能带回来份没用过的考题就更好了,他们这一时半会儿也不知道出题的重点在哪儿。
青州的考试提前好几个月就开始准备,不只出个题阅个卷那么简单,细节方面需要注意的地方很多。
那么多士子千里迢迢到临淄考试,最后的结果肯定得让绝大部分人都心服口服才行。
录用的士子为什么录用,不录用的士子为什么不录用,所有事情都得有说法。
他们不清楚要注意哪些细节,还是得派人去青州问问才安心。
张燕很想说这种事情应该派个文化人去问,但是看看官署里各位大人眼下的青黑又把话咽了回去。
算了算了,官署里的文化人都腾不出手,还是他去吧。
公孙伯圭催的急,张文远那混蛋小子也等着看热闹,他再不去也实在不像话。
不是他急着投诚,是公孙伯圭急着投诚,和他没有任何关系,他张燕自始至终都是那个谁都不服的张燕。
沮授:…… 张辽:…… 远在幽州的公孙瓒:…… 行行行,是是是,
再说了,什么贼不贼的,他们飞燕兄弟那是生存之道。
朝廷不管他们死活,他们不自己想办法难道要坐等着饿死吗? 是朝廷的错!是老天的错!反正不是他们的错! 所以飞燕兄弟不用自卑,以前什么样儿以后还是什么样儿,他们厉害着呢。
实在不愿意去荀并州那边也没关系,往旁边看看,小荀青州肯定比六七十岁的老狐狸好说话,他们挑好说话的年轻人去谈。
幽州和冀州其实没什么区别,都是大汉的地盘儿多过问几句不亏。
有什么区别嘛?不就是袁绍死了他公孙瓒还活着?反正他也处理不来内政,荀氏派人来接手官署时他帮不上忙也添不了乱,跟死了没什么区别嘛。
现在青州在和徐州干仗正是缺人的时候,飞燕兄弟堂堂黑山贼首能力在明面上摆着肯定能脱颖而出。
张燕:…… 也就是公孙瓒不在跟前,不然他非把人揍成猪头不可。
身边有个碎嘴子张辽已经很烦人,他看上去像没有脾气的人吗? 去就去,谁怕谁! 邺城官署事务繁多,沮授等人通宵达旦总算止住了官吏偷跑的势头,只是势头虽然止住了,已经跑掉的官吏却回不来,官署空出来的位置实在填不满,新提拔上来的小官小吏赶鸭子上架也得干。
沮治中觉得这么下去不行,冀州也迫切的需要提拔大量人才来应急。
张将军既然守不住城里的官吏,那就去临淄问问考试的细节吧,如果能带回来份没用过的考题就更好了,他们这一时半会儿也不知道出题的重点在哪儿。
青州的考试提前好几个月就开始准备,不只出个题阅个卷那么简单,细节方面需要注意的地方很多。
那么多士子千里迢迢到临淄考试,最后的结果肯定得让绝大部分人都心服口服才行。
录用的士子为什么录用,不录用的士子为什么不录用,所有事情都得有说法。
他们不清楚要注意哪些细节,还是得派人去青州问问才安心。
张燕很想说这种事情应该派个文化人去问,但是看看官署里各位大人眼下的青黑又把话咽了回去。
算了算了,官署里的文化人都腾不出手,还是他去吧。
公孙伯圭催的急,张文远那混蛋小子也等着看热闹,他再不去也实在不像话。
不是他急着投诚,是公孙伯圭急着投诚,和他没有任何关系,他张燕自始至终都是那个谁都不服的张燕。
沮授:…… 张辽:…… 远在幽州的公孙瓒:…… 行行行,是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