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 > [三国]明君养成计划 > 273

273 第3页

目录
    生们说一声。

     类似的突击检查之前发生过很多次,书院应该已经习惯了。

    待会儿过去只是个简单的小视察,老师和学生该干什么还干什么,不用管他们这些游客。

     考试的具体流程他可以让人写好送去冀州,但实际运行中会发生什么谁都说不准。

    后世科举制度运行了一千三百年每一届都在给上一届打补丁,他们这才考了一次能揪出来多少问题? 空子都是被人钻出来的,如今考试选官还是个新东西,全天下都不熟悉这个新制度,能被人琢磨出来的空子自然不如制度彻底成型后多。

     出门溜达不是为了让张燕熟悉科考流程,而是换个地方聊天。

     和餐桌就是谈判桌的道理差不多,会客厅从来不是推心置腹赤诚相待的地方,能让他们心连心的都是各种意外的场合。

     可以是战场,也可以是小日常,总之不能是会客厅。

     这地方太正经了,不适合发挥。

     …… 临淄有着世上最古老的官办高等学府,当年稷下学宫全盛时诸子百家皆聚于此,汇集天下贤士多达千人。

     田氏欲代姜氏有齐国,非一世也。

    而田氏取代姜氏成为齐国之主虽有庄子“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辛辣评论却没有被钉死在耻辱柱上,很难说和汇聚了天下贤才的稷下学宫没有关系。

     如今临淄的书院不如昔年稷下学宫规模宏大,却也“为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不管是大儒还是学生都能在此感受到尊重。

     这里是求学之地,书院之中可不任职而论国事,无官守无言责,最大程度上保证学子的言论自由。

     再现当年百家争鸣的盛况显然不可能,但却可以让书院成为一个标志,一个发扬孔老夫子“有教无类”理念的绝佳试点。

     州牧、太守上任后招揽民心的首选之法都是开经立学爱民养士,不管在什么地方重视教育都没有坏处。

     现在看来他们这儿的效果很不错,冀州那边已经被逼的要推行科举,等过两年临淄书院的名声再大些能招揽来全大汉的士人,不想被他压着打就得跟着卷起来。

     荀小将军换上常服就是鲜衣怒马少年郎,和旁边两位不穿铠甲也杀气腾腾的大将相比跟刚出生的小牛犊跑进了野牛群一样怎么看怎么无害。

     可惜无害只是表象,但凡见过他在官署或者战场上的模样都说不出“无害”两个字来。

     “稷下学宫创建于齐威王初年,是齐威王变法的产物,就是邹忌讽齐王纳谏里的那个齐王。

    ” 荀晔试图让同行的两位武将对书院多点代入感,然后在后世但凡接受过义务教育就都耳熟能详的“邹忌讽齐王纳谏”没能让两个人有任何反应。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