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
虽说袁术没能掌控整个扬州,但是扬州刺史陈温已死,明面上他袁公路就是扬州之主,以讨逆为由攻打扬州完全说得过去。
郭嘉眼珠子一转,坐正身子,“刘表先前是不是上书朝廷告刘焉想造反?” 益州离的远赶不上趟儿,刘焉对扬州的战事估计也没什么想法,但是荆州和益州挨边,两位刘姓州牧的相处可不怎么愉快。
他前不久得到消息,荆州别驾刘阖悄悄派人入益州去策反刘焉的部将。
别管他是怎么知道的,反正他就是能知道。
刘景升治理内政还行,但在军事方面非常不行,他到荆州后同时和一方作战尚且手忙脚乱,若后方要开战则必然放弃掺和扬州之事。
再看江淮这边,乌程侯在沛国屯兵已久早已磨刀霍霍向袁术,他不信袁术能在打徐州的同时安排重兵留守九江,大军需要多久攻下九江不好说,但庐江有难一定能及时支援。
安心安心,有江东猛虎在肯定不会让扬州改姓刘。
唔,不对,天下这会儿好像还都姓刘。
那没事了。
…… 徐州下邳,荀晔没来得及忽悠他们家攸哥过来坐镇,而是把青州的一大摊子留给靠谱的攸哥亲自到徐州迎战。
袁术先对他宣战,都不用打着讨逆平乱的旗号直接放开手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只是淮南的地势和北方大不相同,打南边水军用的多,他手上骑兵步卒俱全,唯独缺少水军的建制。
现在打袁术勉强够用,等将来战场转移到长江,再没有水军就不像话了。
北方人不习水性,硬要他们练习水上功夫有点强人所难,还是得从南方水乡招兵才行。
荀小将军捶捶脑袋,招来意气风发的虎崽子发布任务,“江东子弟多才俊,伯符,有兴趣去你父亲那里虎口夺食吗?” 招兵买马培养水军耗时太长,他选择抢现成的。
第163章下一步扬州 * 汉时的人口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还没发展起来,想看到繁华富庶的烟雨江南还得等上几百年。
“扬一益二”是安史之乱经济大规模南移后的现象,天下财赋大半东南更是要等到明清。
如今大汉十三个州,在长江以南的只有益、荆、扬、交四州。
整个南方地广人稀,能发展起来的城池寥寥无几。
在大部分中原人眼中,南方瘴疠之地遍布沼泽,山岭曲折荆棘塞途,根本不适合人类生存。
“江南卑湿,丈夫早夭”不光是中原人对南方的臆想,而是这年头的南方真的落后,再加上长江天堑交通困难,不到万不得已北方人绝对不会想到南方讨生活。
南方的情况能不能比
郭嘉眼珠子一转,坐正身子,“刘表先前是不是上书朝廷告刘焉想造反?” 益州离的远赶不上趟儿,刘焉对扬州的战事估计也没什么想法,但是荆州和益州挨边,两位刘姓州牧的相处可不怎么愉快。
他前不久得到消息,荆州别驾刘阖悄悄派人入益州去策反刘焉的部将。
别管他是怎么知道的,反正他就是能知道。
刘景升治理内政还行,但在军事方面非常不行,他到荆州后同时和一方作战尚且手忙脚乱,若后方要开战则必然放弃掺和扬州之事。
再看江淮这边,乌程侯在沛国屯兵已久早已磨刀霍霍向袁术,他不信袁术能在打徐州的同时安排重兵留守九江,大军需要多久攻下九江不好说,但庐江有难一定能及时支援。
安心安心,有江东猛虎在肯定不会让扬州改姓刘。
唔,不对,天下这会儿好像还都姓刘。
那没事了。
…… 徐州下邳,荀晔没来得及忽悠他们家攸哥过来坐镇,而是把青州的一大摊子留给靠谱的攸哥亲自到徐州迎战。
袁术先对他宣战,都不用打着讨逆平乱的旗号直接放开手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只是淮南的地势和北方大不相同,打南边水军用的多,他手上骑兵步卒俱全,唯独缺少水军的建制。
现在打袁术勉强够用,等将来战场转移到长江,再没有水军就不像话了。
北方人不习水性,硬要他们练习水上功夫有点强人所难,还是得从南方水乡招兵才行。
荀小将军捶捶脑袋,招来意气风发的虎崽子发布任务,“江东子弟多才俊,伯符,有兴趣去你父亲那里虎口夺食吗?” 招兵买马培养水军耗时太长,他选择抢现成的。
第163章下一步扬州 * 汉时的人口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还没发展起来,想看到繁华富庶的烟雨江南还得等上几百年。
“扬一益二”是安史之乱经济大规模南移后的现象,天下财赋大半东南更是要等到明清。
如今大汉十三个州,在长江以南的只有益、荆、扬、交四州。
整个南方地广人稀,能发展起来的城池寥寥无几。
在大部分中原人眼中,南方瘴疠之地遍布沼泽,山岭曲折荆棘塞途,根本不适合人类生存。
“江南卑湿,丈夫早夭”不光是中原人对南方的臆想,而是这年头的南方真的落后,再加上长江天堑交通困难,不到万不得已北方人绝对不会想到南方讨生活。
南方的情况能不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