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 第3页
军立刻垮下来变得有气无力,“陛下,这个时候就不要深入剖析了,您应该顺着儿臣的话表示赞同。
打击式教育已经过时了,现在流行的是鼓励式教育。
” 始皇陛下唇角微扬,很给面子的复述道,“你在荀彧心里分量很重,荀彧是不循正道的士大夫,你登基将会毫无阻力。
” 荀晔:…… 您逗小孩儿玩呢? 抓狂.jpg 剩下的活儿没有多少,荀晔索性先把“心头大患”解决了然后再继续干,“陛下,咱来仔细盘一盘。
” ----竹板这么一打呀,别的咱不夸,夸一夸大汉四百年为啥要亡啦! 哦,亡国不能用夸。
问题不大,开始盘。
历史是一个圈,他们种花家历史那么长,几乎所有的事情都能总结出规律,亡国不外乎政治腐败、经济崩溃、社会动荡、军事失控外加可能有也可能没有的天灾这几个原因。
大汉很争气,所有亡国的原因它都有,集卡都集不这么整齐。
这几年他把北方各州转过来了一个遍儿,基本上每到一个地方最先要掌控的就是人口和土地,这么说吧,北方各州无一例外,几乎七成到八成的土地都集中在地方豪强手中,在百姓手中的只有剩下那两三成,而且剩下那两三成还在迅速减少。
这种情况写到历史书上只是“土地兼并失去控制,自由民沦为佃农流民”,真见识过豪强兼并土地的惨烈才能明白为什么这短短一句话才是亡国的根本原因。
没有失去土地沦为流民的百姓,也就没有揭竿而起的百万黄巾贼、百万黑山贼、百万各种贼。
主少国疑,朝廷这几十年频繁出现幼帝登基,于是形成了外戚仗着幼帝登基掌权----皇帝长大之后联合宦官夺权----宦官专权被外戚和士族联手打压----皇帝英年早逝又是幼帝登基----新的外戚仗着新的幼帝登基掌权的怪圈。
外戚和宦官是交替专权,士族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更复杂。
朝廷以察举制选拔官员,按照制度只要德行能够服众就可以被推举到朝廷当官,但是只要有推举资格的官员出现私心,就算是目不识丁的文盲也能被推举上去,慢慢的推举制度就成了成为世家大族培植亲信的手段。
朝廷官员皆士族中出,世族之间姻亲师友关系网千丝万缕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外戚想上位要借助士族的底蕴,士人的关系网遍布整个朝堂,不与士族合作就控制不了朝堂。
皇帝看朝中遍地都是“门生故吏遍天下”心里也不舒服,于是又拿势头过大的士族开刀。
互相捅刀,嘎嘎乱杀。
打击式教育已经过时了,现在流行的是鼓励式教育。
” 始皇陛下唇角微扬,很给面子的复述道,“你在荀彧心里分量很重,荀彧是不循正道的士大夫,你登基将会毫无阻力。
” 荀晔:…… 您逗小孩儿玩呢? 抓狂.jpg 剩下的活儿没有多少,荀晔索性先把“心头大患”解决了然后再继续干,“陛下,咱来仔细盘一盘。
” ----竹板这么一打呀,别的咱不夸,夸一夸大汉四百年为啥要亡啦! 哦,亡国不能用夸。
问题不大,开始盘。
历史是一个圈,他们种花家历史那么长,几乎所有的事情都能总结出规律,亡国不外乎政治腐败、经济崩溃、社会动荡、军事失控外加可能有也可能没有的天灾这几个原因。
大汉很争气,所有亡国的原因它都有,集卡都集不这么整齐。
这几年他把北方各州转过来了一个遍儿,基本上每到一个地方最先要掌控的就是人口和土地,这么说吧,北方各州无一例外,几乎七成到八成的土地都集中在地方豪强手中,在百姓手中的只有剩下那两三成,而且剩下那两三成还在迅速减少。
这种情况写到历史书上只是“土地兼并失去控制,自由民沦为佃农流民”,真见识过豪强兼并土地的惨烈才能明白为什么这短短一句话才是亡国的根本原因。
没有失去土地沦为流民的百姓,也就没有揭竿而起的百万黄巾贼、百万黑山贼、百万各种贼。
主少国疑,朝廷这几十年频繁出现幼帝登基,于是形成了外戚仗着幼帝登基掌权----皇帝长大之后联合宦官夺权----宦官专权被外戚和士族联手打压----皇帝英年早逝又是幼帝登基----新的外戚仗着新的幼帝登基掌权的怪圈。
外戚和宦官是交替专权,士族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更复杂。
朝廷以察举制选拔官员,按照制度只要德行能够服众就可以被推举到朝廷当官,但是只要有推举资格的官员出现私心,就算是目不识丁的文盲也能被推举上去,慢慢的推举制度就成了成为世家大族培植亲信的手段。
朝廷官员皆士族中出,世族之间姻亲师友关系网千丝万缕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外戚想上位要借助士族的底蕴,士人的关系网遍布整个朝堂,不与士族合作就控制不了朝堂。
皇帝看朝中遍地都是“门生故吏遍天下”心里也不舒服,于是又拿势头过大的士族开刀。
互相捅刀,嘎嘎乱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