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再起风波 第2页
,一脸慌张道。
弘历眉心一皱,匆忙起身,对同心道,“你梳妆后再跟过来。
” 同心点了点头,眉宇间浮现一抹担忧,道,“好。
” 弘历大步迈出殿外,守在外面的夏荷见状,急忙进了殿。
一时间所有人都在忙碌,唯有同宇站在原地,走,心有不甘,留,又无任何理由。
同心坐在铜镜前,透过镜子恰好望见同宇失落的俊脸,抬手示意夏荷停下,起身走近他的身旁。
“你到底是怎么了?你本不是莽撞之人,今日怎么这般反常?” “姐姐,我……” 不待同宇说完,同心又继续温声问道,“还有你向皇上要的那个姑娘,是前阵子你喜欢的那个姑娘吗?不是说嫁人了吗?怎么又进了宫,到底是怎么回事?” 面对这一连串的疑问,同宇一时也不知如何作答,只好立在一旁默不吭声。
“同宇,皇上日理万机,你就不要再胡闹了,若是喜欢哪个姑娘跟姐姐说一声便好了。
还有昨日傍晚,太后便染了风寒,皇上和我侍疾到半夜才回养心殿,所以这些琐事你就不要亲自再来烦他了。
” “皇上,昨夜不是宿在咸福宫吗?”同宇眸子忽的一亮,没有思量便脱口而出。
同心一脸疑惑,随口道,“皇上傍晚便回了养心殿,何人在外生谣?” “那就好!”同宇忽的轻喃出声,引得同心一头雾水。
“你问这个做什么?” 同宇没有应答,急忙朝同心拱了拱手,“臣弟谨遵姐姐教诲,今后定不会再像今日这般莽撞无礼。
” “虽然皇上没有追究,但为了避人口舌,你还是巡城三圈吧。
”同心一脸肃然道。
“臣弟领命。
”同宇拱手应着,嘴角却是止不住的上扬。
不待同心回过神,已快速退出了殿外。
同心无奈地摇了摇头,“这孩子,连受个罚都这般高兴?” “娘娘,小少爷长大了,他的心思,咱们也猜不透了。
不过瞧着小少爷这般满面春风的模样,奴婢想定是小少爷找到喜欢的人了。
”夏荷手里拿着桃木梳,缓缓走到同心身旁。
主仆二人相视一笑,便匆匆梳妆妥当后,去了慈宁宫。
只是还未至宫门,弘历已徐步出了慈宁宫。
“皇上。
”同心微微欠身,满眼不解地唤了声。
弘历颔首,走近她的身边,“皇额娘已经睡下了,你就别进去了,朕还要上朝,晚上你再过来。
” 又睡下了,看来太后,还是不想看到她。
这么多年,太后对她的成见,她也已经习惯了。
点头应下,待弘历去了太和殿,她才同夏荷漫步回了长春宫。
…… 转眼间已是六月天,夜,酷暑难耐,弘历如同往日一般,坐在烛火下专心致志地批着奏折。
可今日心境却有些不同,一想到太后晨时的话,便眉头深锁,更觉燥热忧心。
“哀家还是希望皇上能够斩草除根,这个秘密越少人知道越好,宁肯错杀三千,也勿放走一个呀!” 太后的话不断地回响在弘历耳旁,还是前一段时日的文字狱,本以
弘历眉心一皱,匆忙起身,对同心道,“你梳妆后再跟过来。
” 同心点了点头,眉宇间浮现一抹担忧,道,“好。
” 弘历大步迈出殿外,守在外面的夏荷见状,急忙进了殿。
一时间所有人都在忙碌,唯有同宇站在原地,走,心有不甘,留,又无任何理由。
同心坐在铜镜前,透过镜子恰好望见同宇失落的俊脸,抬手示意夏荷停下,起身走近他的身旁。
“你到底是怎么了?你本不是莽撞之人,今日怎么这般反常?” “姐姐,我……” 不待同宇说完,同心又继续温声问道,“还有你向皇上要的那个姑娘,是前阵子你喜欢的那个姑娘吗?不是说嫁人了吗?怎么又进了宫,到底是怎么回事?” 面对这一连串的疑问,同宇一时也不知如何作答,只好立在一旁默不吭声。
“同宇,皇上日理万机,你就不要再胡闹了,若是喜欢哪个姑娘跟姐姐说一声便好了。
还有昨日傍晚,太后便染了风寒,皇上和我侍疾到半夜才回养心殿,所以这些琐事你就不要亲自再来烦他了。
” “皇上,昨夜不是宿在咸福宫吗?”同宇眸子忽的一亮,没有思量便脱口而出。
同心一脸疑惑,随口道,“皇上傍晚便回了养心殿,何人在外生谣?” “那就好!”同宇忽的轻喃出声,引得同心一头雾水。
“你问这个做什么?” 同宇没有应答,急忙朝同心拱了拱手,“臣弟谨遵姐姐教诲,今后定不会再像今日这般莽撞无礼。
” “虽然皇上没有追究,但为了避人口舌,你还是巡城三圈吧。
”同心一脸肃然道。
“臣弟领命。
”同宇拱手应着,嘴角却是止不住的上扬。
不待同心回过神,已快速退出了殿外。
同心无奈地摇了摇头,“这孩子,连受个罚都这般高兴?” “娘娘,小少爷长大了,他的心思,咱们也猜不透了。
不过瞧着小少爷这般满面春风的模样,奴婢想定是小少爷找到喜欢的人了。
”夏荷手里拿着桃木梳,缓缓走到同心身旁。
主仆二人相视一笑,便匆匆梳妆妥当后,去了慈宁宫。
只是还未至宫门,弘历已徐步出了慈宁宫。
“皇上。
”同心微微欠身,满眼不解地唤了声。
弘历颔首,走近她的身边,“皇额娘已经睡下了,你就别进去了,朕还要上朝,晚上你再过来。
” 又睡下了,看来太后,还是不想看到她。
这么多年,太后对她的成见,她也已经习惯了。
点头应下,待弘历去了太和殿,她才同夏荷漫步回了长春宫。
…… 转眼间已是六月天,夜,酷暑难耐,弘历如同往日一般,坐在烛火下专心致志地批着奏折。
可今日心境却有些不同,一想到太后晨时的话,便眉头深锁,更觉燥热忧心。
“哀家还是希望皇上能够斩草除根,这个秘密越少人知道越好,宁肯错杀三千,也勿放走一个呀!” 太后的话不断地回响在弘历耳旁,还是前一段时日的文字狱,本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