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余秋雨散文集在线阅读 > 第15章

第15章

目录
    我下有妻儿, 上有老娘…… 讲述这个笑话的是戏剧文学系的一个青年教师,他笑骂道:“这个老家伙,临死求告还押韵!” 这几句说辞,几乎是中国传统故事中一切不幸男儿的委屈之声、血泪之言。

    我从那个青年教师的笑骂中快速逃开,暗自擦泪。

     记得唐乃祥同学终于找到我时,第一句话就是“你老娘来了”,说完一笑,大家都想起了那段说辞。

     叔叔走了 极度饥饿中的亲人是不能聚在一起的,因为面对一点儿食物必定会你推我让,谁也不肯下口。

     妈妈说,吃过了。

    祖母说,胃疼。

    当然全是谎话,连八岁的小弟弟也看出来了,眼巴巴地放下了筷子。

     只能躲回学院里,吃饭的时候去食堂。

    “文革”时期中国没有太大的灾荒,学院的食堂里供应还算可以,学生每天花费四五角钱也吃得不错了。

    但是,我的极限是七分,而更可怕的是,我不能暴露这个极限,要装成与其它同学差不多,这真是难死了。

     为什么要装?因为一旦暴露,造反派同学就会立即判断我爸爸被打倒了,紧接着一定是两个单位的造反派联合抄家、联合批斗。

    学院的造反派在行为方式上更凶狠,一旦上门,我的已经饿得奄奄一息的祖母和妈妈,受得了吗? 想来想去,不如争取主动,我和弟弟、表妹一起到爸爸单位走一趟。

    同时也让那里的造反派看一看,一个被打倒对象的身后还有那么多人要吃饭。

     接待我们的是一个瘦个子青年。

    他表情上的最大特点是笑容灿烂,但转瞬即逝,眼神不定,眼珠快速转动,你盯着他看一会儿就会头晕。

     我坐下后把屋子打量一下,看到他脑后墙上贴着“风雷激”三个字,是领袖手写体,怀疑是他们这个造反队的名字。

     当时社会上造反队虽然多如牛毛,但起的名字都差不多,例如这“风雷激”就满街都是。

    只有我们学院有一个学生自己一个人成立一个造反队,叫“独立寒秋”,虽也出于领袖诗词,却能给人留下一些印象。

    可惜这个名字很难与别的词汇搭配,“独立寒秋战斗队”?“独立寒秋造反兵团”?一出现“队”和“团”,就伤了“独”的味道,于是他最后改定“独立寒秋司令部”,雄壮得一派凄凉。

    这“风雷激”就不一样了,一见就仿佛能听到喊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