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于是他调侃自己:“那就对了,他是瞎子摸墙,我是瞎子摸象!”
谁知,一切都不如我的预想。
在这样的政治运动中,一个人只要有一个小小的疑点被审查,立即就会引来大量的揭发信。
这就是政治运动中的所谓“黑子爆炸”效应。
一个月后,我被通知: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说清楚。
由于从那封集体签名信到这次“更重要的事情”,都以扑朔迷离的方式出现,我顿时在人们的窃窃私语间名播远近。
我见不到车部长了。
出现在我眼前的是另一位老人:冯岗先生。
冯岗先生是一位资深的文化官员,上海老一代新闻界朋友都知道他。
他代表领导部门找我谈话。
我以前没见过他,却早就知道他,因为他是我的同系不同班的同学冯慧的爸爸。
听说在“文革”中也受过很多苦,后来也进入了写作组系统。
清查运动开始以后,写作组系统中像冯岗先生这样的老干部都全部成了清查领导成员。
他们手下有一批“骨干”和“积极分子”,实权在那些人手里。
冯岗先生自己是文人,又经常被审查,再加上秉性善良,因此见我的第一眼就充满了同情。
握完手之后,他又把另一只手合过来,捧着我的手好一会儿,这是他不出声地表达同情和关爱的办法。
他在请我落座前又亲自将那把本来已经摆得好好的椅子搬移了一下,扶着我的肩膀让我坐下,然后又给我泡了一杯茶。
最后,坐定,他纔长时间地盯着我,轻声问一句:“弄清楚了没有,怎么被审查了?” “总不会还是那封信吧!”我说。
“你啊!”他说了声,摇摇头,不再说话。
看得出,他在犹豫,要不要今天就“启发”我。
也看得出,他终于下了决心。
他把自己的椅子往前顿了顿,问:“你,有没有防扩散的言论?” 经过“文革”的人都知道,所谓“防扩散言论”是指议论毛泽东主席的言论。
这种言论一旦有人揭
在这样的政治运动中,一个人只要有一个小小的疑点被审查,立即就会引来大量的揭发信。
这就是政治运动中的所谓“黑子爆炸”效应。
一个月后,我被通知: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说清楚。
由于从那封集体签名信到这次“更重要的事情”,都以扑朔迷离的方式出现,我顿时在人们的窃窃私语间名播远近。
我见不到车部长了。
出现在我眼前的是另一位老人:冯岗先生。
冯岗先生是一位资深的文化官员,上海老一代新闻界朋友都知道他。
他代表领导部门找我谈话。
我以前没见过他,却早就知道他,因为他是我的同系不同班的同学冯慧的爸爸。
听说在“文革”中也受过很多苦,后来也进入了写作组系统。
清查运动开始以后,写作组系统中像冯岗先生这样的老干部都全部成了清查领导成员。
他们手下有一批“骨干”和“积极分子”,实权在那些人手里。
冯岗先生自己是文人,又经常被审查,再加上秉性善良,因此见我的第一眼就充满了同情。
握完手之后,他又把另一只手合过来,捧着我的手好一会儿,这是他不出声地表达同情和关爱的办法。
他在请我落座前又亲自将那把本来已经摆得好好的椅子搬移了一下,扶着我的肩膀让我坐下,然后又给我泡了一杯茶。
最后,坐定,他纔长时间地盯着我,轻声问一句:“弄清楚了没有,怎么被审查了?” “总不会还是那封信吧!”我说。
“你啊!”他说了声,摇摇头,不再说话。
看得出,他在犹豫,要不要今天就“启发”我。
也看得出,他终于下了决心。
他把自己的椅子往前顿了顿,问:“你,有没有防扩散的言论?” 经过“文革”的人都知道,所谓“防扩散言论”是指议论毛泽东主席的言论。
这种言论一旦有人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