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 > 万山横的作品集 > 重生之山村人家 第4节

重生之山村人家 第4节

目录
    然而,一旦决定回去开厂,他即将到来的中年困境竟像是柳暗花明。

    想到终于能把老太太接到身边,他就觉得,辞职回乡不再是一个被逼无奈的决定,它变得甚至有些让人向往了。

     怕什么呢?不就是另一个赛道的创业吗?失败了也大不了从头再来。

    那里是他熟悉的乡村世界,有他爱的亲人们,为了他们的幸福,他必须再好好拼一把。

     胡春平能白手起家,他开局还有一个厂、一幢房呢。

     第5章回家去 过了两天,叶子君给佳慧打来电话,问她房子是不是真要卖。

    得到肯定答复后才说,自己有个朋友,刚从国外回来不久,听到消息后,想过来看看房子。

     佳慧有些意外。

    上辈子佳慧卖房的时候,叶子君也知道,但并没有出手帮忙。

    或许是时机不对,又或许,他们那时候官司缠身,一般人都不愿意招惹。

     但无论如何,佳慧都很感激,忙和她约了时间,又把家里稍加收拾了一番。

     她一直都很庆幸自己的房子买得还算早。

    那时这一带还是海市郊区,他俩又是单身汉,所以首付东挪西凑的也还拿得出。

    换成现在的房价,凭她和冯小河两个人,又要养孩子又要接济老人,恐怕光首付款都要攒个上十年。

     其实这个时候还远远不是海市房价的顶峰,过三四年才是。

    上辈子佳慧曾经历过,简直刻骨铭心。

    对于四处看房的工薪阶层来说,房价的每次波动都足以引起一场心梗。

     唉,要是等几年卖房就好了。

     佳慧耿耿于怀了一会儿,突然又想开了。

    这是当下她能作出的最好抉择。

    与其到时麻烦缠身,让银行一纸诉状把房子拍出去,不如现在趁早脱手,至少选择权还在自己手上。

     到了约好那天,叶子君果然带着一位姓朱的女士过来了。

    朱女士在各个房间仔仔细细地看了两圈,才坐下来喝茶聊天。

    浅浅谈了几句,便问房子价格。

    佳慧说了心理价位,朱女士说要回去考虑一下,双方留了电话,两人就起身告辞了。

     佳慧还以为对方没看中,并没有放在心上。

    中介那边也带人来看过,也同样没有定下来,毕竟是卖房子,哪有一个回合就搞定的? 哪知道才过了一晚,朱女士又打电话来,要约佳慧再谈谈卖房细节。

    这一次佳慧让冯小河请了假,一起过去了。

    双方一番详谈,佳慧才了解到,朱女士一家今年年初才从国外回来。

    这年月的“海归”还不像后来那么普遍,在职场上还有较大优势,朱女士和丈夫先后在海市找到心仪的职位,现在要考虑的就是在哪里买房,好方便他们就近上班、孩子就近上学。

     “十年前我俩为了出国,可是卖掉了海市的一套房子。

    哪晓得现在房价涨这么快?”朱女士叹气,“好嘛,一买一卖,感觉我这十年白努力了,挣的钱就补了差价!” 佳慧内心不由感慨,世界变化太快,到处都有遗憾的人生。

    就听叶子君安慰她:“怎么能这么说呢?你出了国,留过学,回来才能有这么好的工作、这么好的机会!” “这倒也是。

    十几年前人们都跟疯了一样,想方设法往国外跑,”朱女士摇头,“现在一看,外面也不是那么好呆的,还是回家更有发展前景。

    ” 朱女士其实更中意附近的另一套房。

    可等她看了一大圈,回过头想跟房主详谈时,发现房价又涨了。

    朱女士当即决定骑驴找马,先买一套住上再说。

    佳慧这套房虽然面积小,但房屋的位置朝向和格局都不错,最主要是价格也没超出她预期太多。

    所以朱女士价钱给得很爽快,只是有一个要求,希望他们能尽快过户交房。

     刚好佳慧这边卖房的心情也很迫切。

    双方一拍即合,只花了大半天时间,就敲定了种种细节,傍晚分开时,就把合同签了、预付金也打到了账上。

    这让佳慧和冯小河都有些喜出望外,想不到这一遭这么顺利。

     银行的钱拖一天不还,就要多付一天利息。

    罚息还高得吓人。

    房子能及时出手,就意味着他们能尽快把这个窟窿补上。

    更何况,这个价格比他们到中介问的还要高,还省去了一大笔佣金。

     这让两人都有了信心,仿佛这是个吉兆,预示着他们接下来的生活有了一个好的开端。

     回到家后,佳慧和冯小河盘点了一下手中财产。

    发现卖房款和手头积蓄就能把银行的账还清,甚至还有一点可怜的结余,凑一凑能余下将近三十万块钱,至少不再为老家的房子装修发愁了。

    这让两人回家的心情都迫切了起来。

     一个月后。

     四月初的石桥南村,村头的槐树都挂了花苞,雪白花瓣、淡青花柄,跟风铃一样,一串串挂在树梢,随风摇摆,散发出槐花特有的甜香。

     看看天快中午,冯宝娟又到桥头朝远处眺望,碰到了到菜园里去的李凤萍。

     李凤萍挎着篮子朝她喊:“二姑,在等哪个?一上午看你往桥边跑了几趟!” “我们小河今儿要带媳妇和孩子回家。

    ” “小河要回来?他们前一阵不是刚回来过么?敢是家里有什么事?” 冯宝娟支支吾吾,最后借口灶上还炖着鸡,飞快回家了。

     她总不能说我们小河就要回家种地吧,——种香菇不也是种地?李凤萍那嘴是属漏勺的,跟她说了不就等于跟全村人说了?那村里有些人还不把大牙笑掉? 一想起这事她就心神不宁,也更加痛恨胡春平。

    孩子读了十几年的书,受了那么多苦,好容易出息了,找了份好工作,一个月能挣大几万,乡里人谁不是啧啧称羡?现在可好,被胡春平那小子害得把城里房子卖了,要回乡下这地方来。

     上次走的时候,冯小河和佳慧就说要返乡创业。

    冯宝娟起初是坚决不同意的。

    在这偏僻地方开个小厂能有多大出息?要是真能赚到钱,胡春平干嘛不留着自己挣,而是要转给他? 可孩子遇到的难处也是实实在在的。

    好几百万哪,在冯宝娟眼里,那是几辈子都挣不出来的钱,她愁得头发都白了。

    后来听说他们把房卖了就能把欠款还上,她才松了口气。

    可心里还是舍不得。

    多好的房子,多好的工作,说没就没了。

     冯宝娟不光恼胡春平,她也恼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