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既然贾诩那儿有攸哥,那他和张辽明早一起进宫,到时候宫里有什么意外也能搭把手。
荀攸不明所以,但是看他郑重其事的样子还是点了点头,“进宫虽有风险,但于你于家族皆利大于弊。
你弓马娴熟精通武艺,若吕布刺董失败,有你在场也能以防万一。
” 事关重大,有备无患。
他们本来准备让越骑校尉伍孚怀刀入宫,但是董卓纵横沙场几十年,伍校尉从未领过兵打过仗,只怕不是董贼的对手。
明光虽然也不曾见识过沙场征战,但是这些天的表现足以让众人信服,他比伍校尉更合适当那个后手。
荀晔:…… 不知为何,感觉像是不放心吕布挑大梁所以才让他一起进宫,在天子面前露脸好方便事后论功行赏反倒是其次。
如果刺杀董卓失败,到时所有人都整整齐齐黄泉路上作伴,哪儿还有什么论功行赏? 刚还想着这次的风头都留给吕大将军,他再磨蹭磨蹭做做心理准备下次有机会再并肩作战,没想到机会硬追着他不放。
行吧,现在调整还来得及。
幸好吕奉先没跟来,要是让吕大老虎听出言下之意是对他不放心,这次的计划估计也要胎死腹中。
…… 第二天,贾诩府邸。
平平无奇的贾校尉看着端坐在对面的荀侍郎,向来从容的脸上隐隐有些崩溃。
一上午了!一上午什么都不说就干坐着!这人到底干什么来了? 第23章牛牛向前冲 *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老话说的很有道理,奈何董相国进京后一手遮天,早已将修德立身忘的干干净净。
迁都不是小事,即便今日不是朔望朝参,董卓还是将所有有资格上朝的官员都召至皇宫。
有资格上朝的官员很多,但能进殿的只有三公九卿和食俸二千石以上的官员,其他官员都在殿外候着。
南宫焚毁之后天子移居北宫,百官上朝的地方也从南宫嘉德殿变成北宫崇德殿。
破晓时分,天色尚未大亮,身着朝服的当朝重臣已在殿中等候,殿外也满满当当都是人,只等董卓亲口宣布迁都长安。
光武定都洛阳一百六十余载,吏民商贾各得其所,关东讨董联军是怎么回事大家心知肚明,完全没有耗费无数人力物力迁都的必要。
昔盘庚五迁,殷民胥怨,故作《盘庚》三篇以晓天下之民。
迫于天灾无奈迁都百姓尚且不愿,因为董相国的私心迁更会导致民怨沸腾。
天下正乱,百姓惶惶,贸然迁都对朝廷百害而无一利,董相国不要欺朝廷太甚。
迁都的提议出来后反对的声音很大,然而董卓的拳头也很大。
荀攸不明所以,但是看他郑重其事的样子还是点了点头,“进宫虽有风险,但于你于家族皆利大于弊。
你弓马娴熟精通武艺,若吕布刺董失败,有你在场也能以防万一。
” 事关重大,有备无患。
他们本来准备让越骑校尉伍孚怀刀入宫,但是董卓纵横沙场几十年,伍校尉从未领过兵打过仗,只怕不是董贼的对手。
明光虽然也不曾见识过沙场征战,但是这些天的表现足以让众人信服,他比伍校尉更合适当那个后手。
荀晔:…… 不知为何,感觉像是不放心吕布挑大梁所以才让他一起进宫,在天子面前露脸好方便事后论功行赏反倒是其次。
如果刺杀董卓失败,到时所有人都整整齐齐黄泉路上作伴,哪儿还有什么论功行赏? 刚还想着这次的风头都留给吕大将军,他再磨蹭磨蹭做做心理准备下次有机会再并肩作战,没想到机会硬追着他不放。
行吧,现在调整还来得及。
幸好吕奉先没跟来,要是让吕大老虎听出言下之意是对他不放心,这次的计划估计也要胎死腹中。
…… 第二天,贾诩府邸。
平平无奇的贾校尉看着端坐在对面的荀侍郎,向来从容的脸上隐隐有些崩溃。
一上午了!一上午什么都不说就干坐着!这人到底干什么来了? 第23章牛牛向前冲 *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老话说的很有道理,奈何董相国进京后一手遮天,早已将修德立身忘的干干净净。
迁都不是小事,即便今日不是朔望朝参,董卓还是将所有有资格上朝的官员都召至皇宫。
有资格上朝的官员很多,但能进殿的只有三公九卿和食俸二千石以上的官员,其他官员都在殿外候着。
南宫焚毁之后天子移居北宫,百官上朝的地方也从南宫嘉德殿变成北宫崇德殿。
破晓时分,天色尚未大亮,身着朝服的当朝重臣已在殿中等候,殿外也满满当当都是人,只等董卓亲口宣布迁都长安。
光武定都洛阳一百六十余载,吏民商贾各得其所,关东讨董联军是怎么回事大家心知肚明,完全没有耗费无数人力物力迁都的必要。
昔盘庚五迁,殷民胥怨,故作《盘庚》三篇以晓天下之民。
迫于天灾无奈迁都百姓尚且不愿,因为董相国的私心迁更会导致民怨沸腾。
天下正乱,百姓惶惶,贸然迁都对朝廷百害而无一利,董相国不要欺朝廷太甚。
迁都的提议出来后反对的声音很大,然而董卓的拳头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