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南墙 第51节 第3页
自家夫人,“夫人呐,把药先喝了,过几日就好了。
” 谢夫人倒在榻上,捂着头,“哎吆,喝什么药,苦死我算了。
” 她一面难受着,一面想着远方的沈明珠还有自己那不成器的混账儿子,忍不住念叨:“你说,年关的时候回来了一趟,说是今年就能带着明珠回来,这混小子该不会是蒙我呢?” 一扭头看着自家夫君谢侯爷,忍不住埋怨道:“都怪你,儿子一定是随了你,才这么能气我。
” 谢侯爷一面陪着笑脸,一面瞅着四下无人,拉着自家夫人的手哄道:“夫人,可别气坏了身子,我再去写信催催,兴许再过几日就能回来了呢?” 好容易将自家夫人哄好,谢侯爷正想着写信大骂一顿自家那混小子,真是不孝,虽说是小时候没有叫他们操过心,哪成想临了加冠了,以为再也不用操心了,竟还叫他这个老子跟着一起遭罪了。
还没拿起书房中的笔呢,外头加急的信笺就紧急地送了进来。
谢侯爷打开一看上头的内容,露出几分笑容来,又赶紧拿着去给自己的夫人看了。
这混小子,总算是要带着明珠回来了! 可不枉费他把自己压箱底的绝活都教给这个儿子了! 皇后的寝宫里头,赈灾有功的长乐公主在里头给她看着各式各样的从外头带回来的礼物,还有几件绣工卓越的手帕、荷包、抹额等物。
看着自己最疼爱的幺女,王皇后露出一个笑容来,她知道长乐现在才是真心的开心,忍不住偷偷同她说道:“你父皇,现在可抹不开脸了,之前你要去赈灾,他说什么都不叫你去,其实都是担心你的安全啊。
” 长乐公主哼了一声,她在自己的母后面前倒是也没有那些藏着掖着,“儿臣晓得,也给父皇带了礼物的。
” 而后她狡猾的一笑,“到时候儿臣给他带了礼物,父皇总不可能小气到不给儿臣回礼吧。
” 王皇后忍不住笑出声来,“你呀,也就是你敢在你父皇头上捋他的虎须了,他给你看上的那位不是已经准备好了侯爵位置了吗?难不成,你还要你父皇再给他些什么恩典啊?” 长乐公主有点不痛快地撇了撇嘴,她也知道父皇为了自己确实是做出了不少的让步,于是倒也没有说别的。
见自家女儿不再说什么,王皇后又打量起来了她带回来的礼物,见那几件绣品格外的精致,忍不住夸赞起来。
“这样的绣工,就算是宫里头的绣娘也不一定能做出这样精致灵巧出来,长乐你倒是真有心了。
” 一听到这里,长乐公主眨了眨眼睛,忍不住凑上去给自己的母后开始说起了沈明珠的事情来。
“您还记得之前封赏过的那位明珠县主吗?这些可都是她亲手给儿臣做的。
” 她神采飞扬地讲着,在江南的时候沈明珠是如何的果决,叫她赶紧先行离开,自己一个人顶住压力拖到了援兵到来。
又给自己母后讲着,赈灾之后有的灾民流离失所,尤其是有些可怜的孤身女子,或是成了寡妇或是孤身一人只能流浪。
而沈明珠给她写信出了个主意,让她自己的商铺,收留这些女子,教她们做绣活,让她们自己凭借着自己的手艺养活自己。
就算是学不会的,粗手笨脚的,她也愿意留下来叫她们学着干些别的活计,总不至于流离失所。
王皇后久居在深宫之中,这样的热闹事情忍不住听上了瘾,她向来和善,周围的有身份的宫女们也忍不住凑上来听。
于是大家伙都没发现,皇上竟然早就到了宫中听了好一会了。
待到一群人惊慌失措地下跪迎接,皇上李适咳了一声,朝着自家幺女长乐公主指了指道:“这次赈灾,多亏了长乐,还有你认得那位义妹。
” 这就是开始想要她自己讨封赏的意思了,长乐公主朝着自己母后扭过头翻了个白眼,她才不要这么容易原谅自己的父皇呢。
见自家女儿还是不肯松口,皇上李适又不得不多咳嗦了一声:“那位曾经被皇后你封了什么来着?” 他也得装傻,不然自家这女儿还不知道要跟着自己僵到什么时候呢。
” 谢夫人倒在榻上,捂着头,“哎吆,喝什么药,苦死我算了。
” 她一面难受着,一面想着远方的沈明珠还有自己那不成器的混账儿子,忍不住念叨:“你说,年关的时候回来了一趟,说是今年就能带着明珠回来,这混小子该不会是蒙我呢?” 一扭头看着自家夫君谢侯爷,忍不住埋怨道:“都怪你,儿子一定是随了你,才这么能气我。
” 谢侯爷一面陪着笑脸,一面瞅着四下无人,拉着自家夫人的手哄道:“夫人,可别气坏了身子,我再去写信催催,兴许再过几日就能回来了呢?” 好容易将自家夫人哄好,谢侯爷正想着写信大骂一顿自家那混小子,真是不孝,虽说是小时候没有叫他们操过心,哪成想临了加冠了,以为再也不用操心了,竟还叫他这个老子跟着一起遭罪了。
还没拿起书房中的笔呢,外头加急的信笺就紧急地送了进来。
谢侯爷打开一看上头的内容,露出几分笑容来,又赶紧拿着去给自己的夫人看了。
这混小子,总算是要带着明珠回来了! 可不枉费他把自己压箱底的绝活都教给这个儿子了! 皇后的寝宫里头,赈灾有功的长乐公主在里头给她看着各式各样的从外头带回来的礼物,还有几件绣工卓越的手帕、荷包、抹额等物。
看着自己最疼爱的幺女,王皇后露出一个笑容来,她知道长乐现在才是真心的开心,忍不住偷偷同她说道:“你父皇,现在可抹不开脸了,之前你要去赈灾,他说什么都不叫你去,其实都是担心你的安全啊。
” 长乐公主哼了一声,她在自己的母后面前倒是也没有那些藏着掖着,“儿臣晓得,也给父皇带了礼物的。
” 而后她狡猾的一笑,“到时候儿臣给他带了礼物,父皇总不可能小气到不给儿臣回礼吧。
” 王皇后忍不住笑出声来,“你呀,也就是你敢在你父皇头上捋他的虎须了,他给你看上的那位不是已经准备好了侯爵位置了吗?难不成,你还要你父皇再给他些什么恩典啊?” 长乐公主有点不痛快地撇了撇嘴,她也知道父皇为了自己确实是做出了不少的让步,于是倒也没有说别的。
见自家女儿不再说什么,王皇后又打量起来了她带回来的礼物,见那几件绣品格外的精致,忍不住夸赞起来。
“这样的绣工,就算是宫里头的绣娘也不一定能做出这样精致灵巧出来,长乐你倒是真有心了。
” 一听到这里,长乐公主眨了眨眼睛,忍不住凑上去给自己的母后开始说起了沈明珠的事情来。
“您还记得之前封赏过的那位明珠县主吗?这些可都是她亲手给儿臣做的。
” 她神采飞扬地讲着,在江南的时候沈明珠是如何的果决,叫她赶紧先行离开,自己一个人顶住压力拖到了援兵到来。
又给自己母后讲着,赈灾之后有的灾民流离失所,尤其是有些可怜的孤身女子,或是成了寡妇或是孤身一人只能流浪。
而沈明珠给她写信出了个主意,让她自己的商铺,收留这些女子,教她们做绣活,让她们自己凭借着自己的手艺养活自己。
就算是学不会的,粗手笨脚的,她也愿意留下来叫她们学着干些别的活计,总不至于流离失所。
王皇后久居在深宫之中,这样的热闹事情忍不住听上了瘾,她向来和善,周围的有身份的宫女们也忍不住凑上来听。
于是大家伙都没发现,皇上竟然早就到了宫中听了好一会了。
待到一群人惊慌失措地下跪迎接,皇上李适咳了一声,朝着自家幺女长乐公主指了指道:“这次赈灾,多亏了长乐,还有你认得那位义妹。
” 这就是开始想要她自己讨封赏的意思了,长乐公主朝着自己母后扭过头翻了个白眼,她才不要这么容易原谅自己的父皇呢。
见自家女儿还是不肯松口,皇上李适又不得不多咳嗦了一声:“那位曾经被皇后你封了什么来着?” 他也得装傻,不然自家这女儿还不知道要跟着自己僵到什么时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