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第2页
一清,硬生生就把要说的话憋住了。
因为她忽然发现,相比她一直觉得自私自利的三妹,她才是占家里便宜最多的。
三妹没出嫁前,她一直觉得对方自私自利,所以对方不论做什么,只要她觉得不和心意的,她就牢牢记在心里,然后在某个时机用来反驳对方。
可,就像是小妹说的,三妹虽然出嫁时因为结婚证的事情和父母闹翻了。
家里没给她准备太多嫁妆,就两床辈子,两个暖水瓶,但三妹夫给得两百元聘礼,对方只带走了一百块钱。
留了一百说是要孝敬父母。
而她。
因为徐四方家里太穷,又是入赘。
反而是她给了对方彩礼,工作。
又因为她招婿,村子里多少人还在住黄土茅草房,她已经住上了砖包土的敞亮瓦房。
整个百草大队,一共才五家有自行车,其中就包括她家。
更别说,好多人家都没有的暖水瓶,缝纫机和手表了。
这些年她虽然年年接近满工分,但因为丈夫下地少,又隔三差五补贴原来的家,家里根本没攒下什么。
算来算去,家里现在有的,拿得出手的,都是她亲爹亲妈给的。
可她又给父母了什么? 她总认为父母有,包括丈夫的那些亲戚也总在她面前说,她父母不缺她那点东西。
所以结婚四五年,总是她妈贴补她,而她好像连颗菜都没拿回过娘家。
相比她,那个她认为爱炫耀的三妹,会在她偶尔去供销社的时候,给她塞糖,或者其他什么瑕疵品的东西。
更别提,对方隔三差五往父母家拿东西了。
所以,她为什么因为三妹要了家里五十斤粮食,就像是占了她的便宜似的?明明当初因为父亲让徐四方入赘,她心里有气,从家里搬出来的时候,亲口跟亲爹说了,当成是分家的。
因为她忽然发现,相比她一直觉得自私自利的三妹,她才是占家里便宜最多的。
三妹没出嫁前,她一直觉得对方自私自利,所以对方不论做什么,只要她觉得不和心意的,她就牢牢记在心里,然后在某个时机用来反驳对方。
可,就像是小妹说的,三妹虽然出嫁时因为结婚证的事情和父母闹翻了。
家里没给她准备太多嫁妆,就两床辈子,两个暖水瓶,但三妹夫给得两百元聘礼,对方只带走了一百块钱。
留了一百说是要孝敬父母。
而她。
因为徐四方家里太穷,又是入赘。
反而是她给了对方彩礼,工作。
又因为她招婿,村子里多少人还在住黄土茅草房,她已经住上了砖包土的敞亮瓦房。
整个百草大队,一共才五家有自行车,其中就包括她家。
更别说,好多人家都没有的暖水瓶,缝纫机和手表了。
这些年她虽然年年接近满工分,但因为丈夫下地少,又隔三差五补贴原来的家,家里根本没攒下什么。
算来算去,家里现在有的,拿得出手的,都是她亲爹亲妈给的。
可她又给父母了什么? 她总认为父母有,包括丈夫的那些亲戚也总在她面前说,她父母不缺她那点东西。
所以结婚四五年,总是她妈贴补她,而她好像连颗菜都没拿回过娘家。
相比她,那个她认为爱炫耀的三妹,会在她偶尔去供销社的时候,给她塞糖,或者其他什么瑕疵品的东西。
更别提,对方隔三差五往父母家拿东西了。
所以,她为什么因为三妹要了家里五十斤粮食,就像是占了她的便宜似的?明明当初因为父亲让徐四方入赘,她心里有气,从家里搬出来的时候,亲口跟亲爹说了,当成是分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