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 > 黑布隆冬 > 19

19 第3页

目录
    外的游牧之族,依附于大燕之后便举族迁入关内,习官话,重农桑,多年下来生活习性已愈发接近燕人。

    只是买粮种不过小事,何须齐安侯亲自挑选,他斟酌道:“贵部族所在恩化永宁一带,寒冬漫长,多山,不宜稻谷生长,哦,对了,”郑海想起什么,说,“南方来的商队带来了一种他们称之番麦的新作物,道是耐旱耐寒,也不必用上等肥田就能生长,吃起来虽比不得稻米,却也足以充饥。

    ” 姜焉没想到随口寻的一个理由竟另有收获,他道:“在哪儿?我瞧瞧。

    ” 郑海说:“侯爷恕罪,因着是新东西,京师这边的百姓愿意买的人不多,所以还堆在后院仓库。

    ” 姜焉点了点头,问道:“好种吗?” 郑海笑道:“小人也不曾种过,不过听他们说,相较于稻谷,倒是好侍弄得多。

    ” “一会儿你将种子拿来我瞧瞧,若是合宜,”姜焉说,“你寻几个会种的农人,愿意离家跟着北上的,且放心,来回一趟,我不会亏待他们。

    ” 郑海应道:“是,侯爷。

    ” 姜焉微微一笑,道:“看来五郎和我说得果然不错。

    ” 郑海愣了下,就听姜焉道:“哦,就是长平侯家的宋五郎,郑掌柜识得吗?” 郑海听他提起宋余,松缓的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直勾勾地盯着姜焉,姜焉看着他的眼睛,不紧不慢道:“我与五郎是好友,便是他推荐我来的这百谷粮行。

    ” 郑海拧着眉毛,半晌,扯出个僵硬的笑容,道:“原来侯爷与我们少爷是好友……” 姜焉说:“身为五郎的好友,郑掌柜,我有些事,想向你请教一二。

    ” 郑海不言,只看着姜焉。

     姜焉啧了声,摩挲着腰间的鲁班球,道:“罢了,真不惯燕人这套问个话还要拐几圈,郑掌柜亦是风雪关旧人,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吧,我想问的就是风雪关一役。

    ” 他此言一出,郑海愣住了,面色微沉,道:“风雪关一役已经过去了六年,侯爷若是想知道,自可去翻看卷宗。

    ” “卷宗上写的本侯看过了,”姜焉说,他当然找人看过了,只是那一役大燕败了,留载的卷宗记载得并不详实。

    更详实的只怕存在兵部,等闲人轻易看不得。

    姜焉道:“郑掌柜,当年风雪关一战,你家少爷是如何受得重伤?” 郑海说:“侯爷问这个作甚?” 姜焉道:“对症下药。

    ” 郑海呆了呆,皱着眉看向姜焉,道:“少爷之症,京中御医,民间神医俱都看过了,无不束手无策,侯爷并非大夫,对症下药一说从何而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