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身边的书童唤作南烛,挑灯为他研墨。
这僮儿年纪不大,手却很稳,研出来的墨汁浓淡正合凌昭心意。
舔饱墨汁,凌昭不需沉思便落下笔锋。
奔父丧,自然要上表丁忧。
这是公文,于他来说直如吃饭喝水一样,笔走游龙,片刻间便书就一份申报丁忧的文书。
他十六岁就进士及第,点为探花,出了名的文采风流。
偏这一份文书朴实到堪称制式公文,既无哀婉凄惨,也无华丽辞藻。
至哀之处,哪有那许多卖弄。
丁忧的表文写完,接下来是给在京城的大伯父的信。
必得要给大伯父汇报一下家里的情况,且在京城得到消息走的时候太匆忙,为父守制要二十五个月,还有许多未尽之事要交待、商量。
想起临行前大伯父反复叮咛,祖父、祖母年事已高,白发人送黑发人。
尤其祖母,老人家第二次丧子,务必要小心安抚劝慰。
也要给大伯父交待一下祖父、祖母如今身体、精神的情况。
公事、家事都细细写完,窗外已经大亮了。
南烛吹熄了蜡烛。
凌昭将几封书信文书都封好交给了他。
看着南烛揣着书信离开,他肩膀才放松下来。
这些天的累,从身体到心里。
接下来,要面对长达二十五个月的丁忧。
凌昭揉揉肩膀,起身走到到窗边。
推开嵌着明瓦的雕花木格窗,便是开阔的湖景。
六月的晨光洒下来,湖面上的烟气淡了却还没散尽,有些缥缈之意。
水的对岸,是一片梅林。
凌昭多年未回金陵了。
他自幼有神童之名,早早取得功名,从秀才到举人到进士及第,比旁人更早入仕,久居京城。
如今望着老宅湖边梅林,勾起了许多少时的记忆。
夏日里,他喜欢在梅林摆上书案背书练字,喜欢在竹轩里调香抚琴
这僮儿年纪不大,手却很稳,研出来的墨汁浓淡正合凌昭心意。
舔饱墨汁,凌昭不需沉思便落下笔锋。
奔父丧,自然要上表丁忧。
这是公文,于他来说直如吃饭喝水一样,笔走游龙,片刻间便书就一份申报丁忧的文书。
他十六岁就进士及第,点为探花,出了名的文采风流。
偏这一份文书朴实到堪称制式公文,既无哀婉凄惨,也无华丽辞藻。
至哀之处,哪有那许多卖弄。
丁忧的表文写完,接下来是给在京城的大伯父的信。
必得要给大伯父汇报一下家里的情况,且在京城得到消息走的时候太匆忙,为父守制要二十五个月,还有许多未尽之事要交待、商量。
想起临行前大伯父反复叮咛,祖父、祖母年事已高,白发人送黑发人。
尤其祖母,老人家第二次丧子,务必要小心安抚劝慰。
也要给大伯父交待一下祖父、祖母如今身体、精神的情况。
公事、家事都细细写完,窗外已经大亮了。
南烛吹熄了蜡烛。
凌昭将几封书信文书都封好交给了他。
看着南烛揣着书信离开,他肩膀才放松下来。
这些天的累,从身体到心里。
接下来,要面对长达二十五个月的丁忧。
凌昭揉揉肩膀,起身走到到窗边。
推开嵌着明瓦的雕花木格窗,便是开阔的湖景。
六月的晨光洒下来,湖面上的烟气淡了却还没散尽,有些缥缈之意。
水的对岸,是一片梅林。
凌昭多年未回金陵了。
他自幼有神童之名,早早取得功名,从秀才到举人到进士及第,比旁人更早入仕,久居京城。
如今望着老宅湖边梅林,勾起了许多少时的记忆。
夏日里,他喜欢在梅林摆上书案背书练字,喜欢在竹轩里调香抚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