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 > 汉风1276笔趣阁 > 四十五章 忠奸

四十五章 忠奸 第2页

目录
    带着大宋积聚的财富,沿着大运河北上,越过汗八里到哈喇和林,去教训教训那些自以为是的叔伯兄弟们。

     一代雄主怎么也没有想到,宋人在朝廷投降之后,又立了新帝,在福建沿海坚持抵抗,熟透的果子,硬是逃出了他的掌心。

    只要宋人朝廷一天不消灭,就像一根刺扎在大元这个巨人的心口,如果不及时拔出,伤口就会发炎、溃烂甚至危及生命。

     于是他不得不把唆都、阿里海牙、张弘范、阿剌罕这些帝国最无畏的名将和他们麾下最强悍的勇士,继续留在南方对付宋人。

     现在,新的攻势展开了。

    唆都自衢州出发,过仙霞岭入闽;董文炳、阿剌罕经略浙东,从大后方迂回福建;阿里海牙出湖广入粤、桂,塔出、李恒自赣南长驱大进。

    四路兵马,或直取或迂回,兵锋指向宋人小朝廷所在地:福州! 但愿这一次,能一劳永逸的解决宋人的抵抗吧!坚定如忽必烈,心头也有了一丝怀疑。

     四路大军数十万人,灰白色的死亡浪潮席卷华南。

    他们一路攻城掠地,一路烧杀*,兵锋之锐,简直势不可挡。

     尤为愤恨的是,这些军队当中,新投降的朝廷军队,现在变成帮助蒙古人屠杀汉人同胞的“新附军”,竟然为数众多! 比如儒门名家湖州蹇材望,在元鞑子进攻前,特意找人做了一面锡牌,刻上“大宋忠臣蹇材望”字样,又把两块银子凿了孔,拿根绳子系到牌子上,并附上一个详细的说明:“凡是找到我尸首的,请代为埋葬并树碑祭祀,碑上题‘大宋忠臣蹇材望’。

    这两块银子是埋葬、立碑的费用。

    ” 然而破城之后,人们却惊骇的发现这位大宋忠臣、儒门名家,竟然一身蒙古装束骑着高头大马回来了,满脸喜色,仿佛衣锦荣归。

    后来才知道,城破前他就提前投降了,因此元鞑子任命他为本州同知。

     还有诗人、理学大家、权知严州府方回,鞑子未到之际,慷慨激昂的说要成仁取义,之后的表现则和蹇材望如出一辙,“鞑帽毡裘,跨马而还,有自得之色”,之后又摆出理学大家的嘴脸,去教人们存天理灭人欲。

    连同在异族统治下苟且偷生的清朝文人们都看不下去了,纪晓岚在四库全书中惊讶的写道:“(方回)学问议论,一尊朱子,崇正辟邪,不遗余力,居然醇儒之言。

    ” 居然,这个词用得很好、很强大!大儒赵复、丞相留梦炎、左丞相吴坚、参知政事刘岜……纷纷反颜事敌,曾经的大宋忠臣们,“居然”堂而皇之的做起大元忠臣来。

     文人学士朝廷官员尚且如此,也难怪士兵们投降元朝了,现在的阿剌罕、董文炳军中,那些本应保护百姓的大宋朝廷官军,在投降蒙元之后,“居然”凶神恶煞的把屠刀砍向了含辛茹苦生之养之的同胞父老!在鞑子*同胞姐妹的时候,“居然”兴致勃勃的在旁观看,甚至欢呼雀跃! 本来嘛,“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大丈夫能审时度势”,“圣人有经权之变”,更何况大元朝定鼎朔方,“握乾符而起朔土,以神武而膺帝图”,的的确确是天下正朔,胸腔里这一颗热辣辣的忠君报国之心,自然要对着大元朝廷施展了。

     什么同胞不同胞?我们忠的大元皇帝,忠的蒙古异族,宋人胆敢抗拒,都是逆天而行,都是不忠君父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