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 > 汉风1276TXT下载 > 十三章 橄榄型社会结构

十三章 橄榄型社会结构

目录
    月黑风高的夜晚。

     “真的要这样做吗?感觉怪怪的。

    ”这是敏儿柔糯的声音。

     “没关系,就这一次。

    嘎嘎~~”这是楚风因为兴奋而微微发抖的嗓音。

     “会不会疼啊?” “我尽量快点吧。

    ” 放松,放松,楚风轻轻***着一个洁白温软的躯体——大白鹅! 他嘿嘿狞笑着伸出黑手,一手掐住白鹅柔软的长脖子,一手往它纯洁的屁屁下伸去,一声惨叫,一阵剧痛,一阵抽搐……鹅们惨遭蹂躏,在恶魔走后,才惊魂未定的咯咯叫着,互相诉说翎毛被拔的惨痛经历。

     然后王敏儿就看见,可怜的楚哥哥踩了一脚鹅屎,粘了一脸鹅绒,头上还顶着个碎了的鹅蛋,拿着一大把鹅毛,像抽了羊癫风一样手舞足蹈的跑回家。

     楚风开办扫盲夜校,以及和曲海镜交流时,被迫用毛笔书写数学、物理公式,这让他痛不欲生。

     就算用小字,长一点的算式都要分成好几行,比较繁复的竖式往往会拖到下一页上去。

    更别说用毛笔软软的笔尖画几何图形~天哪,你杀了我吧! 毛笔,书写速度慢;无法绘制精细图形;字太大,同样一张纸的信息容量过低。

    题写牌匾、参加书法比赛还行,日常应用就远不如钢笔了。

     宋末自然是没有钢笔出售的,要等六百年派克钢笔才会上市销售,英雄钢笔,则还要多等五十年。

     楚风灵机一动:古代欧洲人不是常用什么鹅毛笔吗? 于是附近的鹅们遭了殃,楚风让敏儿望风,自己动手,好几次半夜鹅叫,终于从鹅翅膀上拔了不少的翎毛。

     鹅毛梗前端用快刀削尖,中间开一小槽就可以蘸墨水使用,但这样的鹅毛笔不耐磨,写不到几个字就钝了。

     想来想去,楚风试着用碱将鹅毛脱脂,再涂石蜡后在火上轻烤作硬化处理,一试用,这样的笔书写流畅而耐磨,和现代钢笔相比只少了个储存墨水的胶囊。

     宋代没有橡胶,这也难不倒楚风。

    他找来一粗一细两根小竹管儿,涂上蜡起密封作用,一个做活塞一个做外管,成为像注射器那种造型,把鹅毛翎管安在前端做笔尖,前面再套上竹管儿做的笔帽,一枝竹制钢笔就闪亮登场了。

     试一试,效果不错,抽拉活塞吸上一管儿墨水,能写上千字。

     这个方便的书写工具很快得到了推广,伴随着鹅毛笔的使用,书写习惯也发生了变化。

    以往用毛笔写字是竖排、从右到左的写,这是延续先秦时代在竖排竹简上写字的习惯,后来在纸上写字,执笔的右手手腕必须悬空,同时左手要拉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