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8 第2页
很光棍儿,“老子没什么文化,当官全靠战功,越界征讨为的是保境安民,就算倒霉栽了也没关系,老子无愧于心也无愧于天下。
” 此话一出,不光周围几郡的郡守不敢吭声,连贼匪在听到孙坚大军的消息时也慌里慌张落荒而逃,于是长沙周边也消停了。
之后就是朝廷论功行赏,孙太守被封为乌程侯。
长沙和周边贼患尽消,百姓获得了安宁,官吏获得了政绩,他孙文台获得了爵位,多么皆大欢喜的结果,但是有人觉得不行。
不光觉得不行,还特意上奏朝廷一条条的分析为什么他认为不行。
各郡有各郡的兵,地方主官没有派人向朝廷求助就说明他们能自己解决,怎么能不打招呼就越界征讨呢? 孙坚:??? 有没有可能,他不光会主动越界,也有收到求救信然后再出兵的情况? “当年我在长沙当太守,他侄子在豫章郡任宜春令,那时候全天下都不太平,到处都是贼匪趁火打劫。
”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好几年,但是乌程侯还是提起来那件事儿就来气,“老子能让天下人觉得有本事平乱那是老子的能耐,他侄子是豫章郡的官儿怎么了?是他侄子先派人到长沙向老子求救的,老子总不能坐视不管?” 陆老头儿在庐江待的时间不短,他当长沙太守的时候陆老头儿就是庐江太守,他不当长沙太守了陆老头儿还是庐江太守。
不过老头儿虽然死犟,但是为人还算不错,除了愚忠之外没什么大毛病,也不会在背后捅刀子,他看谁不顺眼从来都是光明正大的弹劾。
有的太守只是太守,而有的太守身上一堆加封秩达中二千石,已经是九卿级别。
陆老头儿就是那九卿级别的太守。
“那老头儿当年到江夏当太守的原因跟我差不多,当时庐江郡有贼人造反,反贼联合江夏等地的势力聚众十几万大肆攻城,不到半个月就攻下了小半个庐江,朝廷这才紧急任命陆老头儿为太守去庐江平乱。
”乌程侯眸光凶狠,“我怀疑他弹劾我不是因为我越界征讨,而是他侄子遇到困难第一反应不是找他求助。
” 他孙文台在长沙,陆老头儿在庐江,相比之下庐江离豫章更近,为什么不去找家中长辈求助?瞧不上年迈体衰的叔父? 大义无缺不代表一点儿私心都没有,这不,还是倒霉催的让他赶上了。
大家都是吴郡老乡,虽然他们孙家不似陆氏家大业大,但也称得上是寒门中的佼佼者,在老家的时候也不是一点交情都没有,陆氏子在外为官遇到困难求助老乡多正常。
都快知天命的年纪了,也不知道哪儿来那么大的气性。
荀晔从桌上的果盘里拿了个橘子,一本
” 此话一出,不光周围几郡的郡守不敢吭声,连贼匪在听到孙坚大军的消息时也慌里慌张落荒而逃,于是长沙周边也消停了。
之后就是朝廷论功行赏,孙太守被封为乌程侯。
长沙和周边贼患尽消,百姓获得了安宁,官吏获得了政绩,他孙文台获得了爵位,多么皆大欢喜的结果,但是有人觉得不行。
不光觉得不行,还特意上奏朝廷一条条的分析为什么他认为不行。
各郡有各郡的兵,地方主官没有派人向朝廷求助就说明他们能自己解决,怎么能不打招呼就越界征讨呢? 孙坚:??? 有没有可能,他不光会主动越界,也有收到求救信然后再出兵的情况? “当年我在长沙当太守,他侄子在豫章郡任宜春令,那时候全天下都不太平,到处都是贼匪趁火打劫。
”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好几年,但是乌程侯还是提起来那件事儿就来气,“老子能让天下人觉得有本事平乱那是老子的能耐,他侄子是豫章郡的官儿怎么了?是他侄子先派人到长沙向老子求救的,老子总不能坐视不管?” 陆老头儿在庐江待的时间不短,他当长沙太守的时候陆老头儿就是庐江太守,他不当长沙太守了陆老头儿还是庐江太守。
不过老头儿虽然死犟,但是为人还算不错,除了愚忠之外没什么大毛病,也不会在背后捅刀子,他看谁不顺眼从来都是光明正大的弹劾。
有的太守只是太守,而有的太守身上一堆加封秩达中二千石,已经是九卿级别。
陆老头儿就是那九卿级别的太守。
“那老头儿当年到江夏当太守的原因跟我差不多,当时庐江郡有贼人造反,反贼联合江夏等地的势力聚众十几万大肆攻城,不到半个月就攻下了小半个庐江,朝廷这才紧急任命陆老头儿为太守去庐江平乱。
”乌程侯眸光凶狠,“我怀疑他弹劾我不是因为我越界征讨,而是他侄子遇到困难第一反应不是找他求助。
” 他孙文台在长沙,陆老头儿在庐江,相比之下庐江离豫章更近,为什么不去找家中长辈求助?瞧不上年迈体衰的叔父? 大义无缺不代表一点儿私心都没有,这不,还是倒霉催的让他赶上了。
大家都是吴郡老乡,虽然他们孙家不似陆氏家大业大,但也称得上是寒门中的佼佼者,在老家的时候也不是一点交情都没有,陆氏子在外为官遇到困难求助老乡多正常。
都快知天命的年纪了,也不知道哪儿来那么大的气性。
荀晔从桌上的果盘里拿了个橘子,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