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 > [三国]明君养成计划 > 298

298 第3页

目录
    正经的附和道,“就是就是,在家靠父母出门靠老乡,找老乡求助再正常不过。

    ” 陆老爷子比他们家叔祖的年纪还大,那时候的朝廷又不是没有年轻人能用,让六十多岁的老人家带兵平乱纯纯虐待老人。

     就算老人家有廉颇之勇老当益壮,朝廷不心疼他们陆氏自家人也心疼,肯定是能不折腾就尽量不折腾。

     问题不大,理解,都能理解。

     乌程侯抱怨完“私仇”继续说为什么建议把老头儿换掉,“陆老头儿是个有能力的好官,庐江在他的治理下政通人和,如果他愿意听你的安排那再好不过,但是这个可能不大。

    ” 大汉朝廷沦为摆设也不是一年两年了,连荀氏对朝廷都只是保持礼节,但是陆康依旧年年冒险派孝廉进京纳贡。

     在那老头眼里,天下各路诸侯都是叛贼,他认可的只有大汉朝廷。

     私交可以维持,但涉及公事寸步不让。

     袁术刚到九江的时候陆老头儿还带着儿子上门做客,前些日子袁术大举用兵找庐江要粮,陆老头儿不光不给还整修战备准备和袁术开战。

     没有意外的话,荀小将军到九江后也会是这个待遇。

     荀小将军停下剥橘子的动作,不太确定的回道,“我的名声应该比袁术好点儿吧?” 而且他上任的程序非常正规,和袁术那种把原来的官员打跑再上任的完全不一样。

     他不光名声比袁术好,他还有天子背书,总不能还是和袁术一样的待遇。

     乌程侯摊手,“这不是名声的问题。

    ” 自董卓进京乱政,州郡相互观望,没有人愿意尽心尽力为朝廷讨贼,相互间皆是为私利而争。

     话说的直白,不过却是事实。

     老头儿已经认定所有跨州连郡的势力都是逆贼,除非天子亲至,不然谁都别想让他听命行事,和名声好坏关系不大。

     其实那老小子在别地儿当太守也行,奈何庐江豫章两郡以长江为郡界,只有个豫章却指挥不动庐江还是没法布防。

     九江西边的大别山和南边的长江是抵御荆州的最佳防线,如果刘表真的敢过来抢地盘,要么北上走南阳绕过重重大山,要么顺江而下。

     为什么袁术守不住南阳就转移到九江?因为南阳当时还是他的地盘,九江又没有比他强的势力,从南阳到九江很方便。

     现在也是,扬州各郡没有很强的势力,各郡关起门来各管各的可以相安无事,但是他们小将军明显不是只管九江不管其他地方的人,这么一来那陆老头儿在庐江就碍事儿了。

     荀晔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掰开橘子吃了一瓣,然后面色如常的将剩下的分出一半给孙坚,“陆老爷子性子倔,豫章的朱太守呢?”
目录
返回顶部